为提高学生干部工作能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寝室氛围,10月27日晚,经济学院特邀预科教育辅导员、注册心理师欧阳敏老师,面向学院全体寝室长、心理委员及各年级有兴趣的同学,举办了一场以“暖心同行 向阳生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由经济学类2506班黄心怡主持。
图为欧阳敏讲话
欧阳敏结合同学们入学一月余的适应情况,以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导大家展开思考。“你认为宿舍氛围是否融洽?”“遇到‘难相处’的室友该如何应对?”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宿舍生活中常见的卫生习惯差异、作息冲突等现实问题。欧阳敏指出,寝室是大学生在校的“第一小家”,其氛围好坏直接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大学生活质量,而寝室长与心理委员正是维系这份“家的温暖”的关键角色。
图为欧阳敏与同学互动交流
在“如何营造理想寝室氛围”这一板块,欧阳敏提出了四条切实可行的建议:第一,可通过组织集体逛校园、周末骑行等活动增进室友间情感融合,并同步制定寝室公约,明确相处边界;第二,要善于把握生日、班级获奖等时机,营造富有积极情感的仪式感,留存温馨回忆;第三,尊重地域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以“不扫兴、不评判”的包容态度化解分歧;第四,面对矛盾时,引导室友学会协商妥协,适当降低心理预期,优先维护关系,避免破坏性冲突。
围绕“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这一核心内容,欧阳敏从情绪、行为、言语三个维度,系统讲解了心理异常的典型表现,如长期失眠、回避社交、发表消极言论等。她特别强调,要重点关注经历家庭变故、失恋、学业困难等外部刺激的同学。若发现室友异常状态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介入,并提供必要支持。
在应对方法分享环节,欧阳敏提出“倾听比建议更重要,共情比评判更有效”。通过真实案例的演示,她指导同学们运用共情式回应给予同伴情感支持,并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边界、及时上报”的原则,做到关怀有度、处置有序。

图为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际,帮助学生骨干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校园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责任与使命,也掌握了切实可行的心理知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以点点微光汇聚成校园心理健康的温暖力量,共同为建设平安、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