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学系聚焦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核心目标,组织经济学试点班学生,先后赴湖北机场集团与泰康集团大健康产业基地,开展“低空经济”和“银发经济”主题实践,通过实地探访与互动交流,沉浸式体验热点经济发展实景,打通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的联结,深化对两大领域运营逻辑的认知。
探湖北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理解低空经济发展新生态
10月19日,经济学试点班师生一行70余人赴湖北先行先试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湖北机场集团开展主题实践。集团展示中心全程提供专业讲解与服务支持。讲解员首先梳理湖北民航发展“八个一”关键节点,清晰勾勒其从单一空港到区域交通经济核心的蜕变历程,让学生初步感知民航枢纽的经济定位和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和飞行服务管理。
师生在湖北机场集团展示中心驻场单位logo前合影
在展示中心,师生参与了5D影院《飞越湖北》互动展项体验,沉浸式感受空中交通枢纽布局,有学生表示“能清晰看到机场如何串联城市与产业,对‘枢纽联动区域经济’的理解更具体了”。随后,师生深入机场核心运营区,在AOC(机场运行控制中心),超大屏幕实时跳动的航班、行李、地面保障数据,将“交通枢纽调度效率”具象化,学生深刻理解其对区域物流、人流、资金流流通的支撑作用,讲解员同步介绍降雪等特殊天气下,除雪与地勤团队24小时驻守的保障机制,展现民航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停机坪观测点,师生了解“三条跑道”规划及“历时9年突破3000万人次客运量、重回中部机场客运第一”的成果,讲解员结合长沙、郑州机场竞争优势,引导学生从经济学“资源配置与区位优势”视角分析,现场互动热烈。
讲解员向师生介绍飞行数据
在数据平台中心,讲解员重点介绍试验区选取省内有低空基础的区域,探索安全管控能力建设、空域使用机制建立、低空应用场景拓展,推动省市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互联互通,验证低空智能网与监视网技术路径,挖掘可实现商业模式闭环的低空应用场景。通过部分区域的先行先试,试验区力争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低空经济“湖北模式”。
访泰康集团高端医养基地-楚园:解码银发经济运营模式
10月26日,在湖北泰康集团基地负责人带领下,试点班师生赴泰康集团武汉花山大健康产业基地开展专题实践。基地负责人结合行业背景指出:“养老产业是银发经济核心赛道,其运营逻辑与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资源配置逻辑高度契合。”围绕园区规划中的经济考量展开解读,引发师生对“养老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的初步思考。

师生参观泰康集团高端医养基地-楚园
师生参观湖北泰康集团布局银发经济重要项目-楚园高端医养社区。作为服务银发群体的核心空间,楚园活力中心成为本次专题实践重点。师生依次参观书画室、健身房与数字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银发群体对生活品质与个性化体验的高需求,既设置书画创作、健身康复等精神类项目,也加入数字技能教学、金融知识科普等实用内容;服务定价采用“基础服务+增值服务”模式,基础服务保障日常需求,增值服务提供定制化选择,还曾结合老人跨区域养老意愿,联合外部机构推出旅居服务。面对“如何培养银发消费习惯”“怎样控制运营成本”等问题,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案例,拆解“需求洞察-服务设计-价值转化”完整流程。
基地负责人介绍楚园活力中心服务项目
为全面介绍泰康集团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负责人结合沙盘模型总结泰康“医养+金融+科技”的银发经济布局,介绍泰康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长寿解决方案、健康解决方案及财富解决方案三大方案,为居民提供多方位保障,引导学生思考跨领域协同路径。此次活动实现理论与发展实际结合,助力学生理解银发经济的市场潜力与民生价值。
项目负责人介绍泰康楚园“医养+金融+科技”的银发经济布局
两次实践活动聚焦不同经济领域,较好实现“理论落地”的实践教学目标。同学们表示,通过实地专题实践学习,不仅初步掌握了低空经济迈向“协同发展、多方联动”的新模式、银发经济的服务模式,更深刻体会到经济学知识在产业发展中的实际价值。通过实践活动,校企双方加深了解,表示未来将持续联动企业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深耕专业领域,为相关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储备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