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帮助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经济主体的培育等实际问题,在国际贸易系张娟、舒曼、曹考、揭子平几位教师的带领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3级全体学生于6月28日赴潜江市开展实地调研,专题调研当地“虾稻共作”产业模式。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因“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四张名片闻名。数据显示,至2024年潜江市GDP达951.97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69亿元,其中虾稻综合产值 870亿元,龙虾区域公共品牌价值422.29亿元,潜江市虾稻销售量多年保持全国领先且呈逐年递增态势。
国贸专业全体学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前往潜江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并相继参观了潜江巨金米业数字化大米生产线和潜江市龙展馆。

在负责人的讲解下,同学们对潜江虾稻总体概况、虾稻实施监督和外场感知设备、应急预案、全产业链管理、质量安全监测、国内供销及市场分析、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学习。潜江市以虾稻养殖作为核心业务,“虾稻共作”模式为我国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安全、农民增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此外,讲解人员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虾稻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和水稻的生产收获、分拣包装、快递运输、线上交易等全过程,工作人员层层检验、严格把关,保证小龙虾的生产、质量和运输安全。同学们充分观察学习了虾稻养殖基地,现场学习气氛热烈。

最后,参与调研的学生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收获丰硕。通过亲身体验,不仅直观掌握了潜江虾稻产业体系的实际运转逻辑,更对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搭建了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