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经济学院农业管理硕士点师生赴潜江市,开展养殖、加工、销售、物流的全产业链调研,探寻“一只虾”如何撬动百亿级产业,解码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潜江模式”。
在潜江市赵脑村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师生看到了数字链动,赋能振兴的生动场景。虾农采用高产、高效、生态的“虾稻共作”综合种养模式,标准化作业保证了高质量虾稻的产出。通过田间地头的监控摄像头、传感器等数字设备,实现智能监控、透明链条、精准供销与产业赋能协同,构筑起高价值韧性发展体系。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小红向师生系统讲解基地流转土地、反租倒包的开发历程、运作模式,及农户、企业、养殖户三者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师生深刻理解了种养基地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机理。
(潜江万亩虾稻共作示范基地 摄影:贾博旭)
在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家们介绍潜江市依托现代农业企业运作,创新研发出池塘精养、温棚土池养虾、工厂化养虾、稻田养虾等多种模式,升级“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实现四季有虾;利用小龙虾甲壳素、虾青素、壳聚糖、壳寡糖等衍生物,创新开发保健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建立从田间到车间再到餐桌、化妆台的全产业链体系,生动阐释企业在小龙虾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中的角色和贡献。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摄影:贾博旭)
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有“中国虾谷”之称,是全球最大的小龙虾集散中心,这里有供应链平台,提供撮合交易、仓储物流、金融贷款等服务。在交易市场车间,师生目睹分拣、置冰、打包、发货快速流程,操作人员在3秒内精准识别小龙虾的大小、色泽与鲜活度,日均处理量超300吨。
(参观现场小龙虾分拣 摄影:贾博旭)
通过标准化精密包装与高效物流无缝对接,潜江小龙虾锁住本味、保障食品安全。
(杨小红书记介绍小龙虾的分装过程 摄影:贾博旭)
在智慧物流数据中心,巨大的数字屏实时跳动冷链运输车的轨迹,通过北斗定位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温度监控与时效追踪,颠覆了传统水产运输模式。这座集交易、分拣、冷链物流于一体的“超级枢纽”,以“互联网+小龙虾+流通” 的全产业链模式,生动诠释现代农业与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

(小龙虾全球供应链数据中心 摄影:贾博旭)
在中国虾谷总部大厦,工作人员指出大厦设有电商直播基地,借助数字力量拓展小龙虾营销渠道,目前线上销量占比超30%,直播带货贡献电商增量40%。线上渠道重构产业价值链条。基地除推广小龙虾产品及潜江地方农副产品,也与虾皇、楚虾王等品牌合作,共宣小龙虾文化,提高产品销售量。
(电商直播基地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直播带货情况 摄影:贾博旭)
通过实践,农业管理师生系统学习了小龙虾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应用场景,对于停留在课本上的现代农业概念有了切身的感受。师生们明确表示,将加速提升专业核心能力与问题解决本领,积极为农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