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湖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办公地点:1-212A
电子邮件:848998871@qq.com
研究领域:汉语史;汉语方言史;上古楚语研究
学术成果:在《民族语文》《汉语学报》《语文研究》《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出版著作3部(含主编、协编)。主持科研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主讲课程《古代汉语1》获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一、代表性学术著作
[1]专著:《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的语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主编:《语海扬帆:语言研究探索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
[3]协编:《扬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
[1]《云膜、云壑”及“云上”等释义补正》载《语言研究》2024/3(CSSCI)
[2]《“萌言萌语”让网络社交更有温度》载《光明日报》2024/4/30,重要学术报纸)
[3]《“莫之或欺”之“或”再释》载《汉语学报》2022/3(CSSCI)
[4]《语言共同体的教育路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6(CSSCI)
[5]《再释“步”“埠”》载《文献语言学》(第11辑)2021(CSSCI辑刊)
[6]《论扬雄<方言>楚地词“赵”与南方民族桃木崇拜》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9/2(CSSCI)
[7]《郝敬〈五声谱〉与现代京山方音》载《语言研究》2018/3(CSSCI)
[8]《论扬雄〈方言〉楚地词“摩”》载《民族语文》2016/6(CSSCI)
[9]《论扬雄〈方言〉楚地词“䖆葇”》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CSSCI)
[10]《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方言区域变迁》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2(CSSCI)
[11]《扬雄〈方言〉楚地词“革”源自古越语》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CSSCI)
[12]《〈射声小谱〉反映的清代常熟方言的韵母特点》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5(CSSCI)
[13]《〈射声小谱〉反映的清代常熟方言声母特点》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4/3(CSSCI)
[14]《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的东部与冬部》载《武汉大学学报》2009/6(CSSCI)
[15]《论扬雄〈方言〉的“楚”与“南楚”》载《求索》 2009/8(CSSCI)
[16]《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中的幽部与宵部》载《语文研究》2009/1(CSSCI)
[17]《秦汉楚方言区文献中的鱼部与侯部》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4(CSSCI)
[18]《〈三刻拍案惊奇〉韵文的用韵》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CSSCI)
[19]《晋代江东方言古鱼部与古侯部的分合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CSSCI)
[20]《竟陵派钟谭诗文用韵所反映的明代天门方音特点》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CSSCI)
三、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的语音研究”(09CYY024)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时期楚方言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13CYY072)
[3]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两汉楚地方言词的整理及其时空层次研究”(22BYY106)
[4]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古代方言韵书的整理与研究(2016)
[5]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楚语材料的科学鉴别与系统研究”(2023)
[6]主持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民族语言类非遗的调查与研究”(2019)
[7]主持四部委铸牢基地竞争性课题一般项目“中国历代共同语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语言意识关系研究”(2023)
四、代表性教研项目
[1]主持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民族院校《语言学概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2013)
[2]主持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语言类课程体系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2021)
[3]主持国家级一流课程《古代汉语1》建设项目(2020)及《古代汉语》课程知识图谱建设项目(2024)
五、代表性成果获奖
[1]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序3)
[2]获评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2012)
[3]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
[4]评选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2019)
[5]主讲课程《古代汉语1》获国家级首批一流课程(2020)
[6]获武汉市第十六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1)
[7]获武汉市第十八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3)
[8]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序3)
六、指导学生代表性创新项目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浙江丽水畲族民歌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13)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漫翰调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14)
[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语言接触中靖州方言的田野调查与研究”(2018)
[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GIS技术的灵武市地名来源及文化内涵研究”(2021)
[5]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广西钟山县两安瑶乡门唻歌研究”(2016)
[6]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广东方志中的方言材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
[7]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基于历年网络流行语语料与实际调研分析的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研究”(2023)
[8]挑战杯项目“‘矛盾式表达’网络流行语映射的当代青年‘空心’心理调查”获湖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