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讲座>正文
武汉大学汪超教授来院讲学
2025-11-04     (阅读:)

责编:陈琳 审核:谢岚 上传:陈琳

本站讯(通讯员:刘申 摄影:刘申)11月1日下午,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超在文一楼203会议室做主题为《营造私域与游观邻园:辛弃疾的园林书写》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文系主任邵大为副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讲座现场

汪教授以宋代的园林文化为切入点,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辛弃疾早年的园林纵游、择居信州、准备退居而修建带湖新居、修建瓢泉等内容。汪教授谈到,在研究辛弃疾的诗词时,他重点关注到了辛弃疾对于景观的书写,进而利用细读文本的研究方法,精准区分景语中的写实与想象的差异,并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将内容归纳到了特定的主题之下,从而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他认为,辛弃疾的园林不仅是居住的空间,也是他心境的投射,研究辛弃疾的园林能够让我们了解他的日常生活,从而体会到诗词更深层次的意境。汪教授也勉励道,有关辛弃疾的研究虽然已经成熟,但是通过关注其居处经营与景观书写等细分领域,仍然能够实现研究的突破与推进。

汪超教授讲学

提问环节,师生围绕着论文细读的方法、不同作家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汪教授认为,在论文细读时,要对对象文本足够熟悉,关注其日常生活对他创作的影响;在研究作家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同时结合前人的方法和成果进行研究。汪教授进一步强调,研究应该重回文本,做文学本体研究脱离不了对语言的讨论,研究者不能被方法套住,可以同时捏合多个话题以拓展思路。

邵大为副教授总结

邵大为副教授对汪教授的分享深表感谢。她认为,研究古代文人如何营造自己的居处是一个丰富的话题,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从侧面补充文人作品的背景,更有助于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提升我们自己细读文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