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琳 审核:谢岚 上传:陈琳
 本站讯(通讯员:章思雨 摄影:章思雨)10月28日下午,学院邀请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甘于恩在文一楼119教室开展《从广东粤方言的声调格局谈粤语的分区问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熊英副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硕士生参加。
 
 
 讲座现场
 甘教授对粤语的五大分区——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及吴化片,进行了系统性的声调对比与分析。他认为,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广府片声调系统较为丰富;四邑片拥有独特的声调合并现象;高阳片的音高模式与其他片区截然不同,呈现出与其他片区不同的音高模式;勾漏片保留了更为复杂的古音特征;而吴化片因其声调体系的混合性,在分区上仍存讨论空间。随后,他进一步总结了粤语声调的共性规律,指出其调类数量以八九个为主,入声与舒声的对应关系严整,同时也探讨了如阴平调值并存、全浊上声归并等体现方言历史演变的特殊现象。
 
 甘于恩教授讲学
 在现场答疑环节,同学们聚焦 “变调与本调界定”、“壮侗语与粤语指示词辨析” 等语言学难点提问。甘教授结合自身深耕多年的学术积累逐一细致解答,既拆解了具体语言现象的核心逻辑,也特别强调研究需立足完整的词汇与语法体系,通过年代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开展严谨论证,摒弃感性论断,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的结论。这既回应了同学们的疑问,更点明了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为同学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清晰指引。
 熊英副教授对甘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此次讲座深入浅出地拆解了广府、四邑等五大片区的方言特色与分区逻辑,具有很强的学理性。她建议同学们以老师的研究方法为指引,结合自身知识储备及研究兴趣锚定深耕方向,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