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预科教育学院是承担本校及委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教育的独立教学单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本科学习的预备阶段。学院于1951年学校建校时成立,曾为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目前只为本校培养预科生。

预科教育学院现有专职教职工17人,兼职教师多人,其中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和中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现已建立语文、数理、英语和政治四个教研室,教学设施完备。开设有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基础、中国历史与文化、物理、化学等必修课及哲学、数学文化、数学史、解析几何、化学与生活、史记与文学等选修课。

预科教育学院只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学院现有学生400多人,涵盖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民族。预科教育分为文科班和理科班,学制一年。预科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考试成绩合格者,升入本科学习,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者,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及各种荣誉称号。

预科教育学院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雏形期(1951——1958)举办文化补习班和文化班,1955年改名为预备科,和其他班级平行建制,下设各教研组,并配备了党、团、工等基层组织,组织了专职的预科教师队伍,对民族干部进行小学和初中的教育。预科才有了正式的教育机构,但处于雏形期。

2.转型探索期(1958——1965)1957年预备科不再办初中班,只设置高中性质的预科教育。 1960年进行了一年的预本教育一条龙的体制改革,撤销了预备科建制,将学员分到各系直接管理。1961年恢复预备科,并开设了高中班和基层干部训练班(简称基干班),这一模式一直到1965年。

3.停办撤销期(1966——1980)因文化大革命停办撤销。

4.恢复提高期(1981——2005)1980年,随着中南民族学院的恢复重建,预科同时复办,正式命名为大学预科部,生源从全国高考统一招生中录取。从1983年开始接受其他高校预科生的委托培养,逐渐成为中南以至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学预科教育机构。

5.改革发展期(2006——至今)2006年4月17日,更名为预科教育学院,下设政治、语文、数理、英语四个教研室,党政工团组织健全,教师队伍逐渐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资结构良好,科研成果丰硕,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完善。

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重视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完善预科教育教学,形成了适应时代需求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院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教学科研项目,每年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院教师获得过全国性教学观摩课评比一等奖,以及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和学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等。学院教职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各少数民族学生勤学向上、团结友爱,共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和谐的大家庭。

学院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建设全国领先的民族预科教育,为高等教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2021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