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培训赋能心理委员与寝室长 共筑和谐寝室家园——预科教育学院开展寝室长、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会
作者: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1:21
文稿:李怡萱 图片:兰卡彬珍 校对:玛依拉 审核:陈昌华 上传:王晓微
为助力2025级新生寝室长快速适应角色、提升学生骨干的心理互助与危机识别能力,推动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寝室环境,10月23日,预科教育学院以“入学教育之寝室安全文明建设”为主题,组织开展寝室长、心理委员专题培训会。本次会议由学生工作部陶金老师主讲,生活权益保障部负责人杨奥翔主持,辅导员玛依拉、欧阳敏及2025级全体寝室长、各班生活委员、学生代表共百余人参会。培训通过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等形式,系统梳理寝室安全管理、心理健康引导等核心内容,为新生骨干队伍注入专业动能,夯实寝室管理“第一道防线”。

(图为培训教育现场)
聚焦安全教育:以案为鉴筑牢寝室“防护网”
会议伊始,学生工作部陶金老师结合文学经典的深刻内涵,激励在场学生珍惜宝贵校园时光、深耕学业基础,将个人成长与寝室建设紧密相连。随后,他围绕“防火、防盗、防隐患”三大核心,通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寝室安全风险点,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在消防安全方面,陶金老师展示了多起因违规使用电器、私拉电线引发的火灾事故案例,画面触目惊心。他着重强调“人走电断”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寝室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一切管理举措均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首要基准;财产安全板块,他详细分析了校园盗窃案件的高发时段与常见作案手法,针对性提出“随手锁门、贵重物品集中存放”的防护建议,帮助学生建立主动防范意识;针对人际安全,他以“防闺蜜陷阱”为切入点,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提醒学生警惕网络诈骗、校园贷等新型风险,教会大家识别诈骗套路,强化自我保护能力。

(图为陶金老师分析宿舍问题)
此外,陶金老师还积极倡导“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的健康生活理念,鼓励同学们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强健体魄。他现场展示了过去一年自身健身前后的照片对比,用从“亚健康”到“活力满满”的蜕变历程,生动诠释了运动的意义与跑步对身心的积极影响。榜样的力量极具感染力,让在场学生纷纷表示将主动培养运动习惯,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
关注心理健康:精准引导架起沟通“连心桥”
“寝室长不仅是寝室的管理者,更是室友心理健康的‘第一守护者’。”辅导员欧阳敏老师以“从‘我’到‘我们’——构建和谐寝室关系”为主题,聚焦心理安全与人际沟通技巧,围绕寝室长职能定位、心理安全守护方法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讲解。
欧阳敏老师通过“明确职责、识别问题、沟通技巧、应急处理”四个部分,系统阐述了寝室长作为“守护者”需承担的责任,以及面对各类寝室矛盾、心理困扰的解决思路。她特别强调寝室长的“桥梁作用”,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是连接同学与老师的重要纽带,既要做倾听室友心声的‘暖心人’,也要做服务大家的‘贴心人’。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主动的帮助,或许就能化解潜在的矛盾,让寝室氛围更融洽。”

(图为欧阳敏老师心理培训现场)
总结与展望:凝聚共识共绘寝室建设 “新蓝图”
会议尾声,辅导员玛依拉老师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结合学校安全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寝室长的职责与使命。她着重强调,寝室长需牵头落实各项安全举措,建立“快速响应、及时反馈”的信息机制——一旦发现宿舍内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同时,玛依拉老师分享了识别室友心理困扰的实用方法,指导寝室长成为身边人的“心灵守护者”:通过观察情绪变化、作息规律、社交状态等细节,及时察觉潜在心理危机,并主动介入、提供帮助,坚决杜绝严重后果发生。最后,她勉励全体新生骨干:“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寝室日常相处,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发力,带动室友凝心聚力,把寝室打造成团结和谐、安全无忧、温暖舒心的‘第二个家’。”
以培促行:赋能骨干助力新生适应成长
此次寝室安全文明建设专题培训会,精准对接新生适应期的核心需求,通过“安全管理+心理健康”双维度赋能,为寝室骨干提供了系统性、实用性的指导。不仅帮助新生骨干明晰了职责定位、掌握了管理技能,更强化了其安全意识与服务意识,让寝室长和心理委员在助人与自助中实现双向成长,为后续构建和谐、安全、文明的寝室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实现全面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为活动现场老师以及同学们认真倾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