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开展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研究前沿方向研讨 ——聚焦学科融合创新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发布人:白才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量:

(文字:何东辰)近日,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围绕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研究方向这一主题开展研讨与交流,旨在充分发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两个学科在理论与方法层面的深度融合,为管工学科发展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张劲松老师做《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研究方向思考》主题分享,管工系全体教师参加。

本次交流研讨旨在基于管工系老师们现有研究基础,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并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新路径,推动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在民族事务治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应用,为管工学科内涵发展提供思路。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张劲松老师做主题分享

本次交流研讨系统梳理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位与方法体系,强调其作为融合管理科学、经济学、系统科学、数学、行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解决社会经济及组织管理复杂问题中的科学价值。结合相关研究基础,重点分析了如何将系统科学、数据建模、智能决策等管工方法应用于民族事务治理工作的相关场景,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领域,实现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双向赋能。

张劲松老师提出了三个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交叉研究方向建议:(1)各民族共同现代化数智决策:聚焦区域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特色产业振兴等议题,融合多源数据与智能模型,构建具备监测评估预测仿真优化功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助力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包容性、可持续的现代化进程。(2)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系统建模与仿真、数据分析与挖掘、优化与决策支持、机制设计与平台治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将宏观人文命题转化为可建模、可分析、可优化的工程问题,推动网络空间共识建设从经验驱动数据与模型驱动转型。(3)民族事务智能化治理:运用系统工程、仿真推演、资源优化与风险预警等方法,推动治理模式向精准化、科学化、系统化升级,构建具备态势感知、政策仿真与协同治理能力的智能化平台,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基于上述三个研究方向,可进一步突破学科壁垒,立足目前相关方向的研究基础,通过方法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融合,形成具有民族院校特色的研究主题。

本次交流研讨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特色凝练提供了建议,也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给出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责编:周运兰 审核:闻亮 发布人:白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