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DNA藏在香蕉里?”“这些拼图卡片连起来就像我们走过的台阶!”10月26日傍晚,生命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在中南民族大学绘本馆内为小朋友们科普了DNA,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生命的奥秘,一场专为小朋友设计的“DNA探秘之旅”在此开启,没有枯燥的课本,只有能亲手操作的实验、能拼搭的模型,让抽象的生命密码变得触手可及。
幕后篇:为好奇心“搭台”,志愿者们的“科普训练营”
热闹的科普之旅开始前,会议室的灯光持续到深夜,24位志愿者组成本次科普的小分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培训。“小朋友们知道香蕉里也藏着DNA吗?”台上两位讲解员反复模拟讲解场景,为了能让小朋友们听懂,他们声情并茂,台下志愿者们认真聆听并给出意见,力争将每个专业知识转化成小孩子能听懂的“童趣语言”。
每个志愿者在培训会中了解科普活动流程,仔细听取注意事项,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记录活动流程,只为志愿科普活动的有序进行,培训会在志愿者们的激情讨论中告一段落,准备工作依旧进行,迎接着科普活动的到来。

图为活动前志愿者培训
现场篇:“魔法课堂”里的惊叹,藏着对生命密码的启迪
活动1.挑出基因的丝线
当孩子们冲进绘本馆时,志愿者们早已站在门口挥手迎接,桌上的香蕉、透明杯和彩色拼图,像等待被开启的“科学盲盒”。“谁能猜猜,为什么橘猫和黑猫生出来的猫是三花猫呢?”讲解志愿者赵文浩同学耐心地引出科普主题,“那就让我们从香蕉里面找找答案吧!”他的搭档韦良浩举起一根黄澄澄的香蕉,抛出的问题立刻点燃了现场气氛。
图为志愿者讲解实验
两位讲解员细心演示实验,将香蕉剥开,把香蕉肉放进密封袋中,碾碎后过滤放进透明杯中,将洗洁精,盐,酒精,适量水混合后的溶液加入透明杯,在这过程中,志愿者们温柔耐心地提醒着小朋友们“不要把香蕉放进嘴巴里哦!”不一会儿,罐子中看到溶液分层,白色絮状物即为香蕉DNA的粗提取物。
图为讲解志愿者演示实验
图为小朋友提取的DNA
讲解员同学举着透明杯绕场展示:“大家看,这就是生命的‘丝线’,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这样的密码哦!”演示环节结束后,在小朋友们的自主动手实验环节里,志愿者们化身“一对一小导师”:手把手教他们把香蕉泥捣得更细腻,在倒酒精时轻声提醒“要慢慢倒,像给小蚂蚁搭小桥”。当第一组小朋友成功挑出香蕉DNA时,整个绘本馆都沸腾了。纷纷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示给身边的朋友以及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看,此时,志愿者们心里也充满着高兴和自豪!
图8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DNA
活动2.拼出生命的链接
如果说提取DNA是“发现秘密”,那接下来的拼图环节,就是让小朋友们“解读秘密”。讲解员在黑板上画下一个个图案,讲解着它们的名字,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个个拼图模型后具体代表着的基因含义之后。一张张印着彩色碱基的拼图卡片被分发下去,孩子们两人一组,对照着双螺旋模型图,开始寻找“A”和“T”、“C”和“G”的配对规律。一个个小小的,鲜艳的拼图让原本抽象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拼搭的过程中被悄悄记住。当一个个小小组合最终连成完整的双螺旋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欢呼:“我拼出DNA啦!它转起来像过山车轨道!” 志愿者们则在一旁补充:“我们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你们拼出的拼图,没有完全一样的哦!”
图为小朋友作品展示
志愿者心得
志愿者徐秒:
参与香蕉DNA提取活动的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成长。活动前细心准备,不遗漏细节。
活动中,看着孩子们好奇地围在实验台旁,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我瞬间充满动力。从指导他们给香蕉加洗洁精破坏细胞膜,到观察酒精层浮现出白色絮状的DNA,每一步都伴随着孩子们的惊呼与提问。当有孩子举着试管兴奋地说“我看到DNA啦”时,我深深体会到科普的意义。
这次志愿活动不仅让我提升了沟通和实操能力,更让我明白,看似复杂的科学知识,只要用有趣的方式呈现,就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探索的种子。能成为连接孩子与科学的桥梁,对此,我感到十分开心与荣幸。
志愿者所悦:
“探索DNA之旅,解码生命之链”的科普志愿活动中,我们志愿者与小朋友1对1的对接,细心指导小朋友提取出香蕉的DNA,并且帮助小朋友用提前剪好的DNA部件拼接出DNA的形状,帮助小朋友们进一步的了解到DNA的形状特点。在休息时间,我们细心的陪伴小朋友,保证小朋友们安全的玩耍。在第一场活动结束时,我们迅速的打扫卫生,保证环境的舒适。在此期间,我们耐心的陪伴小朋友等待家长。通过这次科普活动,我认识到志愿活动时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小朋友们的热情活泼和对知识的探索求知,使我深刻了解到这次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志愿活动是传播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
完结篇:科普之旅将好奇心“种”进童年,探索精神永存
当科普活动的帷幕缓缓落下,那份点燃知识火种的热忱,从未因活动的结束而褪色。这份热忱,是在解答重复提问时依旧耐心的微笑,是为设计趣味科普实验熬夜查资料的专注,是看到孩子眼中迸发求知光芒时的满心欢喜。它不会被时间冲淡,反而会在一次次传递科学温度的过程中,愈发炽热明亮,成为志愿者们长久践行科普使命的不竭动力。科普无止限,我们永远在路上。

图12为志愿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