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博士后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招聘 > 专职博士后 >  正文

“双倍计划”启动!招收三十人| 中南民族大学2024年专职博士后招收公告

时间:2024-04-11    作者:张雯君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汇聚高水平青年人才力量,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南民族大学启动博士后招收规模倍增和待遇保障倍增的“双倍计划”,2024年计划招收专职博士后人员30名,热忱欢迎您加入学校共谋发展、共谱新篇。

一、学校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坐落于湖北武汉南湖之滨,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3个专业型硕士点,本科招生专业68个,是一所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已获批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中南民族大学网站:www.scuec.edu.cn

二、招收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民族观。

2.品学兼优,治学严谨,恪守高校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身心健康。

3.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4.专业理论基础、科研实践经历与流动站开展的研究方向相近或一致,符合博士后招收具体岗位的学术水平要求。

5.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进站条件。

(二)岗位类别和相应条件

1.博士后创新A岗:博士毕业于海外知名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已取得高质量科研创新成果,近三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及其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子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学校A2类及以上论文);或在人文社科各学科权威期刊或相当级别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学校B1类及以上论文);或主持国家级或相当级别科研项目1项(学校C类及以上论文)。

2.博士后创新B岗:博士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和科研创新潜力。

三、招收计划

30人,具体岗位信息如下。

合作导师姓名

需求人数

所需专业

课题研究方向

其他招收条件

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潘红祥

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机制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法律机制保障

具备开展课题研究的专业知识。

联系人:柳老师        

电话:027-67842773

邮箱:fxy@scuec.edu.cn

 

2

民族学/历史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北大核心以上刊物论文2篇。

联系人:龚老师          电话:027-67842117

邮箱:zyy@scuec.edu.cn

哈正利

1

民族学/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脉络研究

发表C刊论文1篇以上。

联系人:席老师          电话:027-67843791

邮箱:415124011@qq.com

康翠萍

1

教育学

超主体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研究


联系人:尹老师         电话:027-67843215

邮箱:929715440@qq.com      

 

1

民族学/经济学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乡村振兴

发表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2篇以上。

联系人:熊老师         电话:027-67844652

邮箱:78517299@qq.com    

王世忠

1

民族学/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有相关学科研究经历和成果。

联系人:尹老师          电话:027-67843215

邮箱:929715440@qq.com      

陈祥军

1

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

丝路古道“三交”文物文献研究、边疆民族历史与考古研究

发表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2篇以上。

联系人:席老师        

电话:027-67843791

邮箱:415124011@qq.com

 

1

人类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博士专业为人类学、民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系人:席老师         

电话:027-67843791

邮箱:415124011@qq.com

李金林

2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

多相催化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或达到学校招聘讲师及以上要求。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hcxy@mail.scuec.edu.cn      

张道洪

2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

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超支化聚合物、高分子降解与循环利用等研究背景的优先。年龄低于32周岁。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hcxy@mail.scuec.edu.cn    

赵金华

1

药学

心血管药物药理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1196

邮箱: yxy@scuec.edu.cn

胡军成

1

化学

催化化学

近三年内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

hcxy@mail.scuec.edu.cn      

王立

1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及相关专业

多相催化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或达到学校招聘讲师及以上要求。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

hcxy@mail.scuec.edu.cn      

吕康乐

1

化学

环境催化

SCI一区论文2篇,熟悉同步辐射技术,具有一定的DFT理论计算背景。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27-67843918

邮箱:zhangjun@mail.scuec.edu.cn      

李春涯

1

化学/材料

光电传感及荧光成像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兼具有机合成及生物分析背景者优先。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hcxy@mail.scuec.edu.cn      

王献

1

质谱学

质谱学方法及代谢组学研究

近三年发表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篇或SCI一区文章三篇;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级及以上项目1项。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hcxy@mail.scuec.edu.cn      

谢光勇

1

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化学等

1、烯烃可控聚合

2、甲基芳烃氨氧化催化剂

在本学科及相关专业领域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联系人:包老师        

电话:027-67842752

邮箱:hcxy@mail.scuec.edu.cn      

付海燕

2

药物分析/分析化学/食品科学/纳米材料/医药化工/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及交叉学科专业

食药安全品质和真实性溯源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已发表1篇自然指数期刊论文或SCI二区及以上论文2篇。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1196

邮箱: yxy@scuec.edu.cn

王兆鹏

1

古代文学

唐宋方向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刘为钦

1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新文学思想史论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李长中

1

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招收具有民族文学研究基础,发表过核心期刊论文,能够独立开展民族文学理论或批评研究的博士生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申报省部级以上项目等。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陶喜红

1

文化传播学

传媒经营改革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等。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龚举善

1

文艺学

文艺理论与批评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谢荣娥

1

汉语言文字学

楚语楚文字研究

在硕士或博士阶段为古文字研究或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方向,具有古文字研究基础与较强的古文献功底,能从事楚语楚文字相关研究工作。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李素秋

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新疆少数民族语言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杨彬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当代少数民族红色文学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027-67842864

邮箱:2012064@mail.scuec.edu.cn

四、支持政策

1.薪酬待遇:在站期间工作薪酬实行年薪制,博士后创新A岗年薪25万元,B岗年薪20万元。

2.生活保障:享受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工在校内住房、医疗服务、户口迁移、档案管理、子女入学等方面同等福利待遇,按政策缴纳住房公积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3.发展支持:进站后可申请学校博士后科研创新基金;博士后一级学科所在学院或合作导师结合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获批项目情况额外给予支持保障和学术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支持和指导博士后申报国家和湖北省各类项目。

4.奖励机制:出站考核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学校发放一次性绩效奖励,其中“优秀”等次奖励10万元“良好”等次奖励5万元。

5.职业通道出站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者,符合年度教师岗位公开招聘条件,可申请学校教师岗位;出站考核达到“优秀”等次者,应聘学校教师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五、申请程序及有关说明

1.博士后招收工作每年启动两次,上半年接收申请材料时间截至2024年5月10日前,下半年接收申请材料时间截至2024年8月30日前,预期申请者将不予受理。

2.申请人填写《中南民族大学专职博士后申请表》,连同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明、学术及科研成果支撑材料、专家推荐信等附件材料(详见申请表中说明),扫描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大小不超过50M),以“博士后申请人+本人姓名+意向合作导师姓名”命名,发送至招收单位联系人邮箱中,申请材料不全者将不予受理。

3.招收单位对照博士后招收岗位条件进行资格审核和政治审查,通过者参加流动站统一组织的进站考核;学校研究确定招收意见和岗位,报省博管办审批,批准后办理进站手续。

4.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入选者,来校办理进站手续时需查验其学位证书。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将取消入选资格。

5. 进站后须全职在中南民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六、联系方式

人事处(校博管办):张老师 杨老师

联系电话:027-67840826、6784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