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正文
今天是:
 
医工融合校企交流|与哈维医疗创始人范昊男师兄的深度访谈
发布时间:2025-09-05 

(文/陈玥杉,图/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训练营)为深化医工交叉领域的实践教学,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暑假期间,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与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训练营开展核心实践活动。两校学子共同走进与我院签订访企拓岗合作协议的优质合作企业 —— 深圳哈维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我院优秀毕业生范昊男创办),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近距离感受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逻辑与产业生态,不仅为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注入鲜活的产业实践力量,更将校企访企拓岗合作从协议落地推向实践深化,为后续产学研协同育人、实习就业对接夯实基础。

图为哈维医疗参观合影

哈维医疗:医工融合赛道的创新实践者

当前医疗健康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医工融合”成为突破医疗技术瓶颈的关键,行业亟需懂临床、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训练营以“企业参访+行业对话”打破理论边界,让学子在真实产业场景中理解“医工融合”内涵。而聚焦呼吸支持设备的哈维医疗,其产品深度结合临床需求与工程技术,正是此次实践的理想学习样本。

哈维医疗成立于2019年,是专注于医用与家用呼吸支持设备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位于深圳。核心产品涵盖呼吸和ICU、麻醉和手术室、急救和应急、睡眠和呼吸病及康复健康管理五大业务板块,国内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海外市场拓展至东南亚、欧洲。企业已通过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流程保证产品质量。

图为哈维医疗企业商标

亲师兄领航:从校园到企业的成长启示

企业创始人范昊男是我院2008级本科生。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塔夫茨大学深造并积累海外工作经验,回国后从基层医疗设备销售做起,摸清临床需求,在与医院、医生的对接中精准捕捉行业痛点。随后,他组建团队进军呼吸支持设备研发领域,最终带领团队克服多重挑战,成长为行业新锐力量。

抵达哈维医疗后,两校学子首先与范昊男师兄、研发总监李工展开近5小时深度对话,围绕“岗位能力需求”、“职业规划”、“医工融合实践”三大核心议题,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流程拆解行业逻辑。交流期间,我院学子积极发言,结合自身困惑提问,直击职业与实践痛点:

陈玥杉同学提问:“本科就业是否比读研差?直接就业竞争力不足怎么办?”

范昊男师兄答:“本科就业未必比读研效果差,先工作1-2年能明确企业真实需求,后续读研可更有针对性,且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工作不久就能赚回;民大学生若对科研没有绝对热爱,不必盲目跟风考研,可先通过实习或医工融合训练营摸清方向,比如再生医学、数据安全等赛道,再决定是否深造。”

于晚晴同学提问:“双非本科想做医疗器械硬件研发,需积累哪些实践经历?”

李工答:“建议从‘小项目实操’入手,比如通过训练营参与简单的硬件调试——像呼吸机压力传感器校准,先掌握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的使用;再通过实习跟进‘部件测试’环节,了解硬件可靠性测试的标准流程,比如高低温测试、振动测试的参数设置。我们团队的年轻工程师,很多是从‘协助测试’做起,逐步掌握核心设计能力,关键是要‘带着问题学’,比如测试中发现传感器数据波动,要主动研究是硬件选型问题,还是电路设计问题。”

王天姿同学提问:“大学期间做哪些事,对未来工作帮助更大?”

范昊男师兄答:“参加学生团体活动,比如主持晚会、加入学生会,能锤炼沟通协调与抗压能力;抓住实践机会,有条件就参加医工融合训练营,没条件就去实习;若想走学术道路,可跟着老师做课题,避免“什么都不干”;丰富人生体验,培养共情与人际交往能力,对未来职场协作有帮助。”

我院学子还就“35岁职业危机”“AI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瓶颈”等问题展开讨论,李工以自身经历补充:“医疗器械行业‘越来越吃香’,比如硬件研发需要熟悉法规标准、规避技术坑点,这些都靠项目经验积累;但前提是要持续学习,我从机械工程师转型做硬件研发,用两年的时间自学嵌入式编程,才能跟上产品迭代节奏。”

图为营员与范昊男交流

图为范昊男向大家讲解哈维医疗的设备

图为范昊男带领营员进行产品参观

实地参访:从理论认知到产业实践的闭环

交流结束后,在李工的带领下,我院学子走进哈维医疗参观产品。在研发实验室、生产组装车间与产品测试中心的实地参访中,学子们直观看到了ISO13485 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落地场景——从硬件设计图纸上的法规适配标注,到测试中心里按标准流程运行的可靠性试验设备,再到生产线上的质量管控节点,切实理解了医工融合”是临床需求、工程技术与行业标准的三方协同。

此次参访以亲师兄引路 + 企业实战解析的独特形式,让民大学子看到了从校园走向产业的清晰路径。范昊男师兄在交流最后特别提到:母校立足应用、注重实践的培养理念,让我在职业起步阶段就具备了快速切入行业的能力。民大学子不必妄自菲薄,医工融合领域需要的正是懂临床、通技术、知法规的复合型人才,而你们在训练营中接触的产业实践,已经领先于许多同龄人。

愿每一位参与此次实践的民大学子,都能以师兄为榜样,在医工融合赛道上扎根生长。请记住:你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既有母校坚实的培养支撑,又有广阔的产业蓝海等待开拓。带着这份自信与担当,用工程技术回应临床需求,用创新思维书写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新篇章——这既是哈维医疗作为行业先行者的期待,更是每一位民大生医人未来可期的使命与荣光。


 

 

(作者 : 陈玥杉

编辑 : 李旭

审核 : 桂孙来

上传:叶颖)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地址:中南民族大学16号楼  电话:027-67841231

版权所有© 2022 中南民族大学 鄂ICP备05003346号

技术支持: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回到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