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彦妮、陈玥杉、张珊,图/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训练营)
为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锤炼独立开发技能,7月7日至8月15日,周到老师带领我院20名学生赴深圳大学、12名学生赴中山大学,参加2025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暑期训练营。本次训练营以“医工融合,卓越领航”为主题,由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海南大学等30余所高校联合承办,共同探索医工交叉领域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校由李正义老师带领13名同学开展了校内同步训练营,内容与深圳大学保持一致。

图为所有参营院校合照

图为参加深圳大学暑期训练营的学员合照

图为参加中山大学暑期训练营的学员合照

图为本校学员专心学习
训练营期间,我院学子以卓越的学习能力和互助精神脱颖而出,其中张晓霜荣获“服务担当”代表,贺汝林和杨金金荣获暑期训练营卓越贡献奖。同学们与兄弟院校学员交流互鉴,日夜钻研,常至深夜仍坚守实验室,最终全员完成《电路设计与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51单片机入门》《32位单片机基础》等课程学习,并顺利通过卓越工程师(初级)认证。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医工融合的核心技能,更在跨校合作中拓宽了视野,结下了深厚情谊。

图为张晓霜作为“服务担当”代表在开营仪式上分享

图为贺汝林作卓越贡献奖发言

图为杨金金作卓越贡献奖发言
训练营特别安排了前往深圳科创学院、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哈维医疗、蓝知科技等公司的的参观访问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医疗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首次系统了解了产品从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优化路径。前沿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提升国内医疗效率的实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医工融合的社会价值。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大家立志在未来学习中攻坚克难,研发更具引领性的医疗设备,助力健康事业发展。通过这些参观访问,也让同学们不再困于“课堂理论”的单一视角,让“医工融合”从课程里的概念,变成了需要考量市场、成本、需求的“立体拼图”。

图为参访迈瑞合照

图为参访普门科技合照

图为参访哈维医疗合照
深圳大学在协会运营经验分享中展现开放胸怀,多次举办专题会议,系统梳理建设思路,并针对兄弟院校提出的培养模式、运营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会上,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副主任董磊老师阐释了协会资质认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方案,并就跨校资源整合机制、联合培养项目落地路径等关键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其作为领航高校的担当精神与务实作风,不仅为各校协会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更在高校间激发了协同创新的强大动能。

图为深圳大学经验分享会现场

图为结营集体合照
此次暑期训练营的圆满收官,标志着我校在探索医工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训练营不仅显著提升了我院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更为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与全国高校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合作桥梁。
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深圳大学和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合作,将前沿经验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计划筹建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协会,着力培养一批“精技术、敢创新”的复合型工程师,为医工融合领域持续注入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