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 名 |
解佳龙
|
 |
职 称 |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硕、图书情报专硕) |
系 所 |
企业管理系 |
主讲课程 |
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统计学、管理基础理论 |
研究方向 |
创新管理与系统科学、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 |
个人简介
解佳龙,男,1988年1月生,黑龙江牡丹江人,分别于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7月进入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任教。现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产品创新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和《中国农村经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期刊审稿专家。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由省委人才办、团省委选派赴武汉市洪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挂职高级工程师,牵头完成了洪政规〔2023〕1号、区“十四五”专项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等重要工作。
长期从事创新管理与系统科学、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国家社科重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1部,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组织人事报》、国研网等全文转载;先后为冀东油田、华明工业园、诺佰克等提供管理咨询。主讲研究生课程《管理基础理论》和本科生课程《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统计学》;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课改项目3项;担任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讲人;指导1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省级立项,多次荣获“挑战杯”、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
主要研究成果及代表作品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价值链锁定与突破路径研究(21CGL051),2021.09至今,在研;
2. 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面向系统效能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作用机理与优化调控(71602192),2017.01~2020.04,结项;
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高新区创新极化空间分异与跨界协同研究(16YJC630048),2016.07~2020.10,结项;
4. 湖北省软科学面上项目:武汉“光谷”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与实施效果——基于京汉沪鹏蓉五大自创区的文本计量比较(2009-2018)(2019ADC108),2019.03~2021.12,结项(良好);
5. 湖北省软科学面上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湖北国家高新区转型基础评价及路径设计(2016ADC109),2016.09~2018.08,结项(优秀);
6. 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BSY15231),2016.01~2016.12,结项;
7. 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推进湖北科技创新与创业平台建设研究(HBSK2018ZDWT019,首席专家),2018.04~2022.06,结项;
8. 横向委托项目:武汉市洪山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服务(HSY23034),2023.07~2024.01,结项;
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价值链视角下城市群协同创新的锁定效应及其破解策略研究(CSY20031),2020.05~2023.01,结项;
1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光谷”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计量分析与实施效果评价研究(CSQ19061),2019.03~2019.09,结项;
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基于“能力-效率”集成视角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评价与管理对策(CZQ18002),2018.01~2018.12,结项;
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空间极化差异下国家高新区跨组织横向创新协同研究(CSQ16008),2015.12~2017.10,结项。
主持教研/课改项目:
1.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后疫情时代高校专任教师混合教学胜任力的形塑研究(JYX20032),2020.11~2022.10,结项;
2.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管理学原理》(KCSZX20011),2020.08~2023.08,结项;
3. 中南民族大学第三批课程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管理学原理》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19KGZX05),2019.03~2020.11,结项;
4.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非教学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JYX17017),2017.09~2019.12,结项;
5. 中南民族大学2018-2019-1学期在线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学原理》,2018.10~2019.03,结项;
6. 中南民族大学2017-2018-2学期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学原理》,2018.03~2018.07,结项。
发表(出版)研究成果(部分):
1. 国家高新区创新系统脆弱性评价与调控策略[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学术专著);
2. 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学术专著);
3. 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研究的学术图景、热点演进与未来展望[J]. 创新科技,2025(封面文章);
4. 城市群型自创区创新共同体的建构基础与策略[J]. 中国软科学,2024(封面文章);
5. 国家高新区创新脆弱性评价及障碍诊断[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
6. 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分异与空间极化格局[J]. 管理现代化,2022;
7.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文本计量研究——以京汉沪三大自创区为例(2009-2018年)[J]. 中国软科学,2019;
8. 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营仿真研究[J]. 管理现代化,2019;
9. 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J]. 经济体制改革,2019;
10. 创新集聚效应下的网络惯例建立与创业资源获取[J]. 科学学研究,2017。
个人荣誉
教书育人:
1. 中南民族大学2023-2024学年“优秀班导师”(2024);
2. 中南民族大学优秀讲义三等奖(2020);
3. 中南民族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大赛二等奖(2019);
4. 中南民族大学第六届“三育人”先进个人(2018);
5. 中南民族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2022连续六届、2024);
6. 中南民族大学五四青年(教工)先锋(2017)。
科学研究:
1. 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提名奖(第16次、第17次连续两届);
2. 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年会学术论文一等奖(2019);
3. 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2018)。
竞赛指导:
1. 湖北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指导老师(2项,2025);
2. “正大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指导老师(2025);
3. 中南民族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老师(2021、2025);
4. 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指导老师(2020);
5. 中南民族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20、2024);
6. 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指导教师(2020、2025);
7.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2019-2021连续三年、2024);
8. 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19、2020)。
其他说明
聚焦产业创新与科技情报分析,以策论研究为核心开展决策支持应用研究,诚邀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分析感兴趣的研究生联系咨询。
联系方式
E-mail
|
xiejialong1234@126.com |
办公地点
|
5号楼322室
|
通讯地址 |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4300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