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我院“新文科・新管理・新融合”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二期在管理学院 506 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特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青原教授来校开展《财务会计研究交叉创新的思考》的专题分享。讲座由管理学院院长翟华云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开篇,李青原教授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财务会计研究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他结合近年来诺贝尔奖获奖研究的案例数据,系统阐释了学科交叉融合是推动科学突破的核心动力,而当前财务会计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亟需通过交叉创新破解。
随后,李青原教授围绕“研究场景交叉”“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交叉” 三大维度,结合案例详细解构了三类交叉的具体实践运用。在场景交叉领域,他以《政治不确定性与投资者对财务报告质量的需求》等论文为例,揭示了财务会计研究中如何实现研究场景交叉运用;在理论交叉层面,结合中国制度背景,剖析了政府持股、政治更替、乡土联结等因素对企业税务规划的作用机制,展现了代理理论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融合应用价值;在方法交叉方面,他介绍了机器学习、文本视频挖掘、卫星数据应用等前沿技术在会计信息质量评估、ESG 披露影响研究中的实践,通过以多篇发表于顶刊的实证研究论文为例,验证了跨方法融合对研究深度的提升作用。同时,他针对中国公司财务研究中的 “攀爬陷阱”“定律陷阱” 等五大误区,提出以实践驱动和文献驱动实现财务会计的交叉创新,强调要依托中国独特的制度性优势、实验性政策和场景优势等优势资源,做好中国的会计研究。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 “交叉研究中的问题发掘”“AI 技术与会计研究的融合”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李青原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研经验,从研究设计、数据获取、理论建构等方面给予细致指导,为在场研究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最后,翟院长对讲座进行总结。对李青原教授的精彩分享表示诚挚感谢,高度评价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既系统梳理了财务会计交叉创新的核心逻辑与方法路径,又立足中国实践指出了学科发展的突破方向,对推动跨学科研究、启发科研项目申报、指导会计实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讲座也帮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新文科背景下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为培养交叉型会计人才、构建中国特色会计知识体系提供了宝贵启示。
专家介绍:李青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二级),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1)、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财政部会计领军特殊支持计划(2017)和武汉大学人文社科杰出青年学者(2020)等,兼任教育部会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等,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迄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改项目等,曾在《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The Accounting Review》《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报告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办、省部级领导、教育部简报等肯定性批示或采纳10多份。
责编:翟华云 审核:闻亮 发布:白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