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工作    正文

智链产业+ AI赋能——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师资研修 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人:白才让 作者:刘亚伟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7 浏览量:

10月23日,由我院联合民族院校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承办的“智链产业+AI赋能——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师资研修”在我校顺利举行,来自湖北省内25所高等院校,共计8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本次研修聚焦AI普及时代下智能会计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旨在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财会专业数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研修由翟华云院长和新道湖北科技分公司服务总监熊福龙主持。


   (会议合影)                                            (翟华云院长主持)

(熊福龙总监主持)                                            (研修现场照片)


我校本科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明立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遵循,积极推动前沿技术与传统学科的深度融合。他重点介绍了管理学院依托民族院校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平台,构建了覆盖“基础会计-管理会计-智能会计”的完整课程链,培养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掌握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李明立强调,当前AI技术已从“概念探索”迈入“落地实践”阶段,高校需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将用友BIP、YonGPT等产业平台引入课堂,通过“理论授课+操作体验”创新教学模式。他期待以此次研修为起点,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智能会计教育生态,为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产业数智化转型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李明立致辞)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毛恒博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师资研修是推动湖北高校财会教育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实践。他提出三大目标:通过AI与财经教学的深度融合,让教师掌握智能体等前沿工具;依托用友BIP平台还原企业真实场景,打通业财一体化教学链路;以中南民族大学为纽带,共建湖北高校数智会计教育生态。新道科技将持续提供课程建设、课题合作等全方位支持,期待与各高校携手培养适应数智时代的高素质财会人才,共同推动湖北财会教育实现从“核算型”向“数智决策型”的战略跨越。


(毛恒博总经理致辞)

随后,新道科技助理总裁眭召强作了《“人工智能+”数智赋能财经专业建设》的主题分享。他指出,随着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加速,AI技术正深度重塑财经教育生态,院校需构建“产业需求-教学创新-AI赋能”协同教改新范式,培养具备财商、数商、业商、创商复合能力的数智新财经人才。




(眭召强主题分享)

新道科技商科教研部总经理张路芳则围绕《产业真场景 企业真平台服务财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主题分享,她指出,新道以“五真模型”(真需求、真问题、真任务、真环境、真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真实场景反哺教学,构建了覆盖“1+N+X”的智能财经课程体系。她以智能费控客服、订单成本预测等企业高频场景为例,展示了如何将博安集团能源服务、新龙能源报销审核等真实业务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


(张路芳主题分享)

下午,新道科技新财经业务总监仲冬冬围绕《财务智能体应用与构建》课程展开系统讲解,并带领参训教师完成全流程实操体验。该课程作为“AI+财务”交叉融合的实践性课程,依托用友YonBIP平台,整合企业自研YonGPT大模型,并接入DeepSeek、文心一言等主流大模型,构建了多模型协同的财务智能体开发环境。他在讲解中强调,课程以“项目教学法”为核心,通过“财务场景导入-智能体设计-构建-应用-价值分析”五步法,引导学生完成企业级财务智能体的全流程开发。本次讲解凸显了课程的核心价值:通过产业真实场景与先进技术平台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智能体设计、构建与应用能力,帮助其掌握利用AI技术解决实际财务问题的关键技能,为院校开设智能财务前沿课程提供了扎实的范本。


(财务智能体应用与构建课程现场讲解)

(财务智能体应用与构建课程现场实操)

10月24日,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服务总监熊福龙为教师带来了《智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深度讲解与实操指导。该课程作为面向财会类专业的数智化实践教学课程,依托用友BIP数智商业创新平台,采用脱敏真实企业案例,构建了独特的“业务事项—会计事务—事项分录”三层架构体系。这一架构实现了业务流与财务流的实时对接,使大家能够直观理解从业务发生到会计处理的全过程。


(智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现场讲解)

(智能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现场实操)

本次“智链产业+AI赋能——智能会计信息系统师资研修”的圆满举办,是推动智能会计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未来,新道科技将持续依托“产业真场景、企业真平台”,围绕智能会计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平台共享,进一步打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助力院校构建紧跟产业发展的数智化教学体系,为培养适应企业高质量转型的创新应用型财会人才共同赋能。

责编:赵晓飞 审核:闻亮 上传:白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