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数智报国——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分党校培训班赴民族学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
作者:沈易军、赵小冬 编辑:沈易军 上传:祝梦欢 审核:潘宏飞、王魏芳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
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五观”,持续增强“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民族观,2025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本期64名入党积极分子分批分组赴民族学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旨在通过沉浸式、场景化的研学,帮助青年学生在触摸历史、感受文化中深化理论认识,锤炼党性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

入党积极分子参观民族学博物馆 张倩摄
随后,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美美与共”“记忆武陵”“锦上添花”等多个主题展厅。从承载千年文明的生产工具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从记录生活智慧的民俗器物到见证民族团结的珍贵史料,每一件展品背后,仿佛在述说一段段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生动故事,都凝结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这些跨越时空的实物与史料,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脉络和发展格局,也让同学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有了具体的理解。

学员参观民族学博物馆 张倩摄影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细观,积极交流所思所悟。2023级入党积极分子赵小冬参观后表示:“这次走进民族学博物馆,让我跳出书本,‘看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模样。我们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更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自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播者,用实际行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学员参观民族学博物馆 张倩摄
据悉,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分党校始终将党性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紧密结合,把参观民族学博物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列为党校培训的必修课程。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育人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在感悟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中强化价值认同,不断凝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增强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培养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