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实践练本领,科技援疆长才干”——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4名优秀研究生赴阿拉山口实习实践
作者:苏志俊、戚德宣 编辑:沈易军、苏志俊 上传:祝梦欢 审核:帖军、王魏芳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
为强化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与核心竞争力,引导学生厚植“立志报国、科技援疆”的远大理想,构建学院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体系,计算机学院精心组织、严格遴选,最终有4名优秀研究生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成功入选,被阿拉山口市委组织部录用为政务实习人员。在研究生院和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带队老师苏志俊的带领下,6月23日,这4名研究生怀揣着热情与责任,顺利抵达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被分配至市文旅局、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等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政务实习实践活动,在基层岗位上锤炼本领、增长才干。
中南民族大学首届研究生边疆共建服务团抵阿合影
4名研究生在阿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实际问题,围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深化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严守工作和生活纪律,自觉服从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用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新时代民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
胡杨是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23级研究生,目前在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实习,并基于阿拉山口调研数博公司开发的阿拉山口智慧口岸平台,打造了以物联网与AI技术为核心智能通关中枢,后续他将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该平台,为推动阿拉山口跃升中国陆路口岸数字化标杆,助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贡献民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胡杨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实习
黎钦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4级研究生,目前在阿拉山口市科技局实习。在实习期间,他围绕新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实践探索。同时,他受博尔塔拉电视台邀请,在节目中讲解了小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代表阿拉山口市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为阿拉山口市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黎钦在博尔塔拉电视台解释小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戚德宣是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24级研究生,目前在阿拉山口市委宣传部实习。实习期间,他将深入调研了解阿拉山口市的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背景,为解决“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将阿拉山口有效向外推广”这一命题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戚德宣在市委宣传部构思宣传内容
胡赛飞是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24级研究生,目前在阿拉山口市文旅局实习。在实习期间,他将结合计算机专业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的知识普及课程开展宣讲,为阿拉山口市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助力提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素养与办公技能。
胡赛飞在友谊广场为阿拉山口红歌比赛布置场地
本次组织研究生奔赴阿拉山口开展政务实习,是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科技援疆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学院在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模式上的大胆创新与积极尝试。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实习活动,将整合并调配校内优势资源,全力为实习工作保驾护航。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将与阿拉山口市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双方保持高频沟通、密切配合,从生活保障到工作安排,全方位、多层次地共同保障实践活动安全有序、高效推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学院4名研究生将立足专业特长,围绕工作实际,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理论知识,增强实干能力,服务民生公益,重点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市场调研等实践任务,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边疆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力争形成高质量实践成果,为阿拉山口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实践锻炼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