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共筑计算机人才成长之路—— 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展大三专业实习实训
作者:张潇 编辑:张潇 上传:祝梦欢 审核:帖军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
自2025年6月26日起,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本学期实践教学周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为期15天的大三计算机类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此次实习实训紧密围绕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本次实习实训中,学院整合了百度公司(百度武汉飞桨人工智能赋能中心)、北京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学佳澳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正奇云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武汉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六家业界知名企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平台。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和实际项目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内涵,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此次实习实训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涵盖了系统开发、软件开发、网络工程、智能系统开发等多个关键领域。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不仅对前六个学期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还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了自己的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学院网络工程专业采用“校内校外”双模式,校外于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参与实际项目,校内依托华为授权培训中心武汉科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实验实训。实习聚焦IPv6网络部署、SDN(软件定义网络)与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应用,通过真实案例搭建园区网典型架构,全面提升网络规划、配置及故障排查能力。这种将传统网络工程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即“企业真场景+校内新技术实验”的模式,既夯实了路由交换基础,又提前接触了未来网络架构,解决了传统实习中“技术滞后于行业”的痛点。
图1:2022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前往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实习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武汉正奇云、北京软通动力深度合作,充分整合企业优质教学资源与校内实验条件,创新构建 “企业导师入校授课,学生在校实践提升” 的合作模式,有效突破传统实习的时空限制,显著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实训过程中采用“案例讲解 + 项目实战” 的双轨模式,课程从 Spring 框架的核心思想 — 控制反转(IoC)与面向切面编程(AOP)出发,逐步拓展到 SpringBoot 的自动化配置与微服务构建,系统传授后端服务搭建的高效方法。
图2: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开班仪式
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深度融合学佳澳“基于SpringCloud Alibaba+HarmonyOS的股票资讯平台”实训体系,以“企业真实项目+全栈技术落地”为核心,打造覆盖微服务架构、鸿蒙开发、前后端分离的实战化培养模式。
图3:学佳澳工程师现场授课与指导
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与百度武汉飞桨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的合作备受瞩目,表现优异的同学将有机会参与到后续百度总部实习及百度赋能中心企业定向实习,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图4:人工智能专业2022级全体本科生前往武汉百度飞桨赋能中心进行参观实践,配合百度开发实习,了解大模型的开发应用以Agent的实际落地
为保障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学院与企业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学院分管领导、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教师与各公司实习实训负责人专门召开校企工作协调会议,在实习实训的组织实施、实习专业需求及拟达到的教学效果、课程过程管理文档和学生实习成绩组成等要求、学生实习考勤及安全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沟通说明。在授课期间,学院分管领导、各专业负责人不定期巡视、抽查各专业的教学课堂,与企业工程师、同学们讨论互动,并及时了解实习进度、问题反馈、实训需求。各实训公司从基于项目管理的实训方法、学徒制经验传授、场景化教学、成熟的项目管理与项目答辩式的总结凝练等方面重点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升工程认知、提高工程素养。
本次实习实训是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长期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举措,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