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观摩课系列十一
作者:黄卓 编辑:黄卓 上传:祝梦欢 审核:柯尊韬 发布时间:2024-12-17 浏览次数:
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贯彻学校《落实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交流会精神实施方案》,计算机科学学院扎实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10月23日上午,在10号教学楼616教室,计算机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一堂精彩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观摩课。此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学院黄卓老师面向2022级自动化专业学生讲授的《功率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学院校级督导蓝雯飞老师、院级督导雷声老师等教师到场观摩交流。
黄卓老师本次课程以《功率电子技术》的第5章“直流-直流变流电路”为主题开展讲解和讨论。在讲到降压斩波电路知识点时,黄卓老师以斩波电路在电动汽车充电站中的应用为例,讲解了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种节能技术的特点,特别是在提高充电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关键作用。他提到,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正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高效的充电技术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通过优化直流-直流斩波电路的设计,可以实现更高的电能转换效率,减少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在介绍升降压斩波电路的应用时,黄卓老师提到了它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2024年7月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图片。该工程是世界上首个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在电力传输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通过优化斩波电路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为远距离、大容量电能的传输提供了可靠保障。黄卓老师还介绍了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为了打造这件电力“国货”的道路,中国走了近40年。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代代电力人深耕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推动我国直流输电事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鼓励同学们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功率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仅深入讲解功率电子器件的基本原理、电路拓扑结构、控制策略及系统设计等核心内容,还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功率电子技术的核心知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工程伦理、节能减排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等融入教学全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绿色”工程思维、严谨的科研态度、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功率电子技术在现代工业、新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能深刻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于推动国家能源战略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深远意义。
计算机科学学院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写进学院2024年工作要点。在新修订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全部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加强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责任担当,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持续开展系列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观摩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