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暨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8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

与会人员合影。民社学院供图
开幕式上,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陈祥军表示,吴泽霖先生是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也是推动学术创新的先行者。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时期,民族学作为研究民族问题、服务民族工作的重要学科,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吴泽霖先生留下的学术思想,正是我们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宝贵财富。
吴泽霖先生家属、现年90岁的吴安伦女士向我校民族学博物馆捐赠一批吴泽霖先生的遗物与遗稿,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李然向吴安伦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主旨发言。民社学院供图
在主旨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边燕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孙秋云教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钟年教授,成都国学研究会前会长李英武先生,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柏贵喜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木仕华教授等先后发言。此次思想研讨会设2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紧扣“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主题,以“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核心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我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博物馆主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湖北省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承办。学校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协作,深挖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的时代价值与捐赠遗物的研究潜力。推动相关研究成果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民族学博物馆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转化,为构筑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