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学术科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阳小飞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报道大脑信号传递新机制

作者:陈卉丹    来源: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11月24日,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阳小飞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Munc18 modulates syntaxin phase separation to promote exocytosis的研究论文(论文链接https://rdcu.be/eRu6Q)。该研究首次揭示,神经元突触前膜中的关键蛋白syntaxin可通过“液-液相分离”形成动态聚集,并受到Munc18蛋白的精细调控,从而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及动物行为。

此项工作由阳小飞教授团队联合辛辛那提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多个团队合作完成。

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我校,阳小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研究生裴青为第一作者,青年教师龚吉红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生荣伊、余意、秦宇洋、吴世平为共同作者。该成果是我校在神经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研究揭示,大脑能够精准控制信号传递,得益于一个动态调控机制:介导囊泡融合的核心SNARE蛋白syntaxin可通过“相分离”过程实现“聚散离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运用光遗传学技术,在活体小鼠中精确调控syntaxin的聚集状态。实验发现,增强其聚集会显著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并导致小鼠捕食行为受损,从而证实这些聚集体在突触囊泡分泌中主要起抑制作用。在调控机制方面,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关键调控蛋白Munc18的新功能:Munc18通过与syntaxin结合,将其从非活性的“储备库”中释放出来,进而形成具有融合活性的Syntaxin/Munc18复合物,为高效囊泡融合做好准备。

机制模型图:Munc18通过相分离机制调控Syntaxin蛋白聚集。生医学院供图

Syntaxin蛋白聚集通过其胞质结构域相互作用驱动相分离而形成,这些聚集结构可作为分子储备库,防止囊泡过度融合。Munc18能够结合并闭合Syntaxin的胞质结构域,将其从蛋白簇中物理分离,从而启动膜融合过程。

阳小飞教授团队的该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基于Syntaxin聚集控制神经信号传递的动态蛋白质“开关”,为理解大脑高效处理信息的微观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在方法上,研究还实现了在活体动物中利用光遗传技术对蛋白质聚集状态的精准调控,为干预神经活动提供了创新工具。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11-25

下一篇:我校硕士研究生柯文杰荣获第十六届IEEE CloudCom国际会议最佳论文亚军奖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我校2025年校长奖学金评选展示总决赛结果揭晓

    2025-11-23
  • 2

    学校召开2025年第三次行政工作推进会

    2025-11-21
  • 3

    筑牢校园工程安全防线 我校举办工程领域安全专题培训活动

    2025-11-25
  • 4

    阳小飞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报道大脑信号传递新机制

    2025-11-25
  • 5

    【湖北日报】300余位专家学者聚首中南民大,共话“AI时代的人类学展望”

    2025-11-25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