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学院青年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  文章作者:外语学院团委   责任编辑:姬扬  审核人:李春雷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外语学院青年师生倍感温暖、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国家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精彩绚丽的青春华章。

王斌(学院团委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指引航向,使广大团员青年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信心满怀。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胸怀国之大者,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将自身理想信念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身的成长同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铭记国家信任与人民重托,时刻不忘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蓝志标(学院团委副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饱含深情、语重心长,是对新时代广大青年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青年最富朝气、最具潜力,越是祖国需要的地方,越应有青年的身影。作为基层团干部,今后我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不断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业规划和人生追求,鼓励更多青年走出课堂、走进祖国广袤大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书写无悔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勇毅前行。

赵紫嫣(兼职辅导员、24级研究生、学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队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支教志愿者的肯定与鼓励,让我深感温暖。新疆支教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和信任,更让我明白了青年的担当所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持续关注基层教育,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奋斗篇章。

郭彤彤(商务英语专业2102班学生、学校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作为中南民族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感使命光荣。“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为榜样,扎根西部基层,用青春的汗水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用坚定的信念书写西部计划的壮丽篇章,用无私的奉献诠释青年志愿者的真正意义。

阿苦惹地(英语专业2102班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边疆支教群体的莫大激励,更点燃了我们扎根基层教育的炽热情怀。身为新时代青年学子中的一员,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传递着对志愿者的深切关怀,更承载着对教育战线的殷切嘱托。字句犹如荒漠中的航标,为当代青年指明奋斗方向,召唤有志者奔赴山海献青春。我们必将主动担当使命,在基层熔炉中锤炼本领,努力成为胸怀家国、肩扛责任、经得起风雨、担得起重任的强国栋梁,以昂扬姿态在民族复兴征程上谱写青春华章。

周亭羽(翻译专业2102班学生):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青年的节日祝贺与殷切嘱托,我倍感温暖,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即将投身西部计划的青年志愿者,我无比激动。从校园走向西部基层的选择,于我而言并非偶然。生长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深知“强国有我”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躬身践行的使命。在脱贫攻坚的壮举中,在乡村振兴的图景里,无数青年前辈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理想,让我真切感受到:基层一线既是磨砺人生的课堂,更是青春报国的热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正是我选择西部计划的初心。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我愿意以扎根基层为承诺,用行动为乡村的发展铺就一块砖。

朱卓冉(日语专业2102班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这封跨越千山万水的书信,不仅承载着党中央对边疆教育的深切关怀,更勾勒出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壮美图景。字里行间流淌的殷殷嘱托,如春风吹拂着边疆教育的沃土,激荡起千万青少年心中的报国热忱。高中政治课上曾学过,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要将理论付诸实践,从志愿者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在工作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外语学院团委    责编:姬扬    审核:李春雷


  • 电话:027-67842907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号
  • 邮政编码:430074
  • 学院邮箱:51207197@qq.com
  • 版权所有: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 Copyright©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