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我院组织师生通过集中和分散两种方式观看直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在学院会议室集中观看直播,并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院党委书记汤振华:庄严肃穆的纪念大会和气势磅礴的阅兵盛典,充分展示了我国大国风范和国威军威,让人深感震撼、倍感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既阐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又强调要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们要及时、认真组织全院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教师在缅怀中坚定初心、在研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守正创新,深度挖掘包括伟大抗战精神在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让红色基因在思政课堂中生根、在大学校园中发芽、在社会实践中开花结果;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致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黎海波:青少年是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力量,肩负着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的崇高使命。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少年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创造辉煌成就的主力军。党的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井冈山时期,那些被称为“红军阿哥”的战士们,平均年龄不到25岁;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岁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四成,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让青少年了解历史,更要让他们在新时代的语境中深刻理解这种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以及英雄烈士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以先辈们为榜样,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中心党支部书记王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阅兵仪式上,受阅部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新型武器装备纷纷亮相,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让我深感自豪与振奋。回首14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青年教师,我将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党支部书记谈玉婷:阅兵式中出现的多个“首次”,不仅展示了速度空前的装备迭代,也呈现了颠覆认知的作战理念,这是国家捍卫和平的意志与能力的庄严宣示。作为思政课教师,此情此景让我对纪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暑假期间,我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同胞。纪念馆墙上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名字、万人坑中的森森白骨无声诉说着国力孱弱时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这一今一昔、一强一弱的极致对比,鲜活地印证了一个朴素而永恒的真理:能战方能止战,强国必先强军。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民族的尊严与人民的安宁。这深刻的一课,是思政课最鲜活的教材。历史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民族记忆的烙印。我们必须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今天的盛世繁华并非凭空而来,它源于历史的惨痛教训,奠基于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更依靠此刻不懈的奋斗与守护。唯有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悲愤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方能真正强军护民、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系党支部书记李明轩: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这场盛大的阅兵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和诸多思考。当整齐划一的受阅部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呈现于世人眼前,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威武。战旗方队中,那一面面承载着历史荣光的战旗,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抗战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特别是当“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口号响彻云霄,让我更加坚定了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心,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的决心。这次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我将把阅兵所展现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等融入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担当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党的建设专业2023级研究生肖海:观看完阅兵式后,我激动不已。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充分彰显出我国强大的国防军事实力,让我倍感自豪。作为曾经服役过的武警士兵,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我虽然已经退役,但仍会持续保持军人的优良品格,在今后学习生活、干事创业中继续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若有战,召必回”,我时刻准备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研究生梁利红: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看阅兵直播,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一列列整齐的方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当一件件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的内心满是自豪。这不仅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革命先辈们最好的告慰。作为一名马院学子和青年理论宣讲团的讲师,今后我要更加主动担当作为,从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中汲取养分、努力讲好抗战故事,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更多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永恒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24级研究生胡意晗:这次阅兵生动展现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传承,更彰显出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各种现代化科技作战武器装备纷纷亮相,不仅体现我国军事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也将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不同军种、兵种组成的方队步伐铿锵、整齐划一,以昂扬的斗志和严明的纪律展现出大国威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以奋斗之姿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山河无恙!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级本科生王乐乐:观看完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为我们指引了前行方向。阅兵仪式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既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实力,又让我看到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成果。那是不屈不挠的抗争,是众志成城的坚守,是视死如归的勇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我深知责任在肩、使命重大。今后,我将勇担使命,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在学习中求知若渴,在生活中传递温暖,在实践中建功立业,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本科生马新宇:阅兵式上,当那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看着抗战老兵们那布满皱纹却依然坚毅的脸庞,他们颤巍巍地敬礼,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深知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阅兵式不仅是一堂精彩的国防教育课,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深深懂得,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观看直播,师生不仅直观感受到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信,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矢志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师生在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铭记历史、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贡献力量。
(文:王升;图:贺志灿;初审:魏威;复审:李建青;终审:汤振华;发布: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