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我院院长黎海波、副院长朱磊赴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座谈。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该校马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及思政课改革创新领域成果斐然,新疆师大原副校长孙秀玲教授在座谈会上回顾了该校马克思主义学科从起步到跻身全国重点马院的建设历程,强调“立足边疆、服务大局”的学科发展特色,新疆师大马院院长张丽娟教授还围绕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区域特色、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建设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期间,学院领导看望了在疆深造的3位毕业生。新疆师大马院博士生毕天良(今年博士毕业后赴石河子大学马院工作)、肖泽龙(新疆师大马院在读博士生)、冯占元(新疆大学马院在读博士生),他们以勤奋的求学态度、扎实的学术积淀,展现了“从母校课堂到祖国边疆”的成长脉络,生动诠释了我院“扎根民族地区、服务国家战略”的育人成效。

4月26日下午,黎海波一行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专程看望扎根当地的刘洋校友。刘洋是2018届党建专业硕士,毕业时自愿奔赴边疆投身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现为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是我院扎根民族地区做贡献的优秀毕业生代表。据刘洋校友介绍,该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通过“丹参、芍药种植+企业+农户”模式带动农牧民增收,2024年推广种植面积达500余亩,形成“一地一策”科学发展路径。当地还通过“两学一做”干部讲堂常态化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将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并创新“背包警务”“马背警务”服务模式,以民生服务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供了鲜活素材。

此次交流调研通过校际学科对话、优秀校友经验分享、基层实地考察等多层互动,既深化了两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更以四位校友的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理论服务边疆、青年担当使命”的时代内涵,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扎根中国大地、服务边疆治理的实践价值。
(图、文:龙嘉宇;编辑:朱磊;审核: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