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要求,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根据《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九届教师活动)的通知》工作安排,学校决定开展2025年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九届教师活动)校内选拔工作。
一、赛道设置
按照本次活动的通知及指南规定,我校教师可参加常规项目(高等教育组)和高等教育专项(高校数字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两个赛道,请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选择合适的赛道积极报名参加。
赛道一:常规项目(高等教育组)
(一)参加对象
学校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
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三)项目说明
1.课件:是指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过程、方法与评价进行设计、制作完成的应用软件。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高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3.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案例。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验实训教学、见习实习教学等多种类型,采用混合教学或在线教学模式。
赛道二:高等教育专项(高校数字技术与装备创新应用)
(一)参加对象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均可参加。
(二)征集类别
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管理案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创新与应用案例。
(三)类别说明
1.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指综合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装备、平台等条件,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着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转变学习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教育改革成效的案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原则上应开展过至少1个教学周期的教学实践。
2.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管理案例
高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管理案例是指高校在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应用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障机制、特色做法和创新措施的案例。
3.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创新与应用案例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创新与应用案例指依托学校现有单价4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形成的管理、技术创新、应用和共享等方面的案例。
二、材料提交要求
校内选拔阶段只须提交参赛作品登记表或案例申报书即可。登记表和申报书模板见附表1-5。其它材料在学校确定推荐人选后提供。
赛道一除作品登记表外,需要提交的软件、微课、案例介绍文档、演示视频、教学活动录像、相关设计说明等材料的具体要求见附件1活动指南,具体提交时间待学校选拔后通知。
赛道二除案例申报书外,需要提交的案例简介视频、教学活动录像和其它相关材料的具体要求见附件2活动指南,具体提交时间待学校选拔后通知。
三、时间安排
请各单位在6月5日中午12点前提交参赛作品登记表、案例申报书和单位汇总表。
赛道一作品登记表及单位汇总表电子档通过企业微信发送给教务处杨兵老师,纸质档汇总表签字盖章后交至教务处课程建设科(4-418室)。
赛道二案例申报书和单位汇总表电子档通过企业微信发送给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汪卫老师,纸质档汇总表签字盖章后交至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科(4-217室)。
学校将在6月10日左右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活动。入围的教师(团队)按照指南要求完成所有须提交的作品及材料,于9月初按指南中指定的时间及方式完成材料上传。
四、其他说明
1.参赛教师(团队)提交的所有材料需保证原创性、真实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有违规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2.赛道一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三类作品官网均提供了优秀案例,可访问网址或扫描二维码观看。
https://huodong.ncet.edu.cn/hd/dndsteacher/show?libraryId=a5674d64-1bde-45ab-a9a9-6b091a6eec7d

3.如有问题请联系信息化建设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学资源部魏晓燕老师,电话:67843874。
信息化建设管理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2025年5月22日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