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教育学院在15栋741教室成功举办了“四百工程”系列之“百师讲坛”第75期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应用心理专业及心理健康专业研究生全体参加,特邀教育学院赵冬梅教授作为点评嘉宾。
会议开始,25级心理健康专业干潇涵同学分享了《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影响:心理资本和自我控制的作用》一文。她谈到,这篇论文系统阐述了家庭、学校、社会与网络四类生态风险如何协同影响青少年手机使用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呼吁四轴联动,共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网。

(干潇涵分享)
25级应用心理专业程纪春同学紧密围绕《大学生自我同情与心理繁荣:希望的中介作用与情绪调节的调节作用》一文展开分享。他指出,该研究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强调要通过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关怀来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提升整体心理繁荣程度。

(程纪春分享)
在点评环节,赵冬梅认为,两位同学所选文献紧扣时代议题,具备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她指出,干潇涵同学报告的文献从“风险累积”视角,揭示了青少年问题的复杂性;程纪春同学解读的文献则从“积极心理”角度,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二者相互补充。最后,赵冬梅勉励同学们在后续学习中,保持深度阅读与批判性思考,从而巩固学术根基,提升科研能力。

(赵冬梅点评)
“青少年心理健康”作为当下教育领域与社会发展中广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具备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本次论坛以“青少年心理健康”为核心主题,从多个维度呈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多元视角和理论深度。论坛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也充分体现了教育学院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推动“四百工程”建设,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学业进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