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同学提前了解教育学保研路径,明晰未来发展方向,避开常见规划误区,10月17日晚上,教育学院在15栋教学楼103教室举办了《“教”筑梦想,“研”续荣光》教育学保研经验分享会。本次活动的参与人员为2024级和2025级教育学系学生,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互动频繁。

分享会伊始,姚林老师代表学院致辞。他指出,本次分享会不仅是保研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与优秀学长学姐深入交流的宝贵机会。针对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模糊与迷茫,姚林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给予充分的理解与鼓励。他强调,“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极为宝贵的成长阶段,学院筹备系列讲座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分享优秀榜样的经历,帮助同学们逐步理清发展目标,汲取智慧,思考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时光。”他郑重表示:“教育学系的全体老师,无论是否在场,都将始终是同学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定的支持者,愿意在专业学习与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助大家一臂之力。”

在随后的经验分享环节,四位已成功保研的学长学姐依次登台,从不同角度倾囊相授。
首先分享的是裴旭学长,他的主题是“跨越山海的教育对话——支教实践中的教学启思”。通过一段生动的支教视频,他带领大家走进了其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支教生活。裴旭学长从“学情分析”、“备课资源利用”、“教学基本功锤炼”以及“研究生支教团简介”四个方面,详细分享了支教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他特别强调了“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支教精神,并建议大家在校期间注重培养核心技能,勇于把握时间与机会,并学会适时调整规划。

紧接着,胡欣怡学姐以“从萌新到竞赛达人——学科竞赛的实战过程与成长启示”为题,分享了她的竞赛成长之路。她系统阐述了竞赛的初步认知、如何选对赛事、从备赛到获奖的全流程攻略以及竞赛带来的能力与思维升级。胡欣怡学姐建议同学们可优先参与英语类、“挑战杯”、微课等高含金量赛事,并鼓励文科生在创新类竞赛中通过“主题新、方法新”实现“理论新”。她认为,与不同专业同学组队往往能碰撞出新火花。最后,她总结道,目标、执行力、坚持与勇气是过好大学生涯、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
第三位分享的张雯果学姐聚焦于“知行合一——教育实习实践中的得与失”。她结合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小学和鄂州市鄂城区武昌学院的实习经历,生动讲述了如何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反思、成长。关于如何在保研中凸显实习价值,她给出了三点建议:精心准备申请资料、有针对性地投递目标院校、以及善于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思维以凸显个人优势。她特别强调了坚持记录、系统总结、保持问题意识与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理论的“应然”与教育实践的“实然”之间寻找平衡,在不断重构中对教育形成更深刻的认知。

最后,保宇泽学姐围绕“聚焦学习方法,助力教育学保研知识能力高效积累”进行了分享。她从学习心态、学习过程、作业任务和资源利用四个维度展开。在学习心态上,她提出要“锚定目标,以终为始”、“保持好奇,主动探索”、“积极调整,抗挫抗压”以及“专注投入,排除干扰”,并分享了通过物理隔离电子产品来提升专注度的实用技巧。她详细介绍了预习、课中、复习相结合的“学习三部曲”,指出应视作业为知识深化的“催化剂”,并鼓励大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多与老师交流,主动寻求建议。她以“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保持热爱,勇往直前”作结,寄语学弟学妹。
本次保研经验分享会内容充实,视角多元,为在场同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清晰的努力方向。它不仅是一场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激励,充分体现了教育学院对学子成长成才的深切关怀与大力支持。相信同学们能以此为契机,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涯,在探索与实践中“教”筑梦想,在积累与奋进中“研”续荣光。
(图片排版:邓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