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风险防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集锦  |  案例集锦  |  正文
四川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的职务犯罪案

作者: 发布于:2015-07-27

案情概述

  2004 2 月以来,四川省监察机关根据 9 个书商交待和检举的线索,从调查高校教材购销问题入手,统一部署开展了查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专项行动。成都市有关区检察院、绵阳市检察院相继侦破了发生在所辖地区部分高校中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案件。截至调查组进行调查时,总计涉及 10 所高校和 2 所中专的 51 起案件 42 人(含书商行贿案 99 人)。

成都、绵阳两地涉案人员职务为县级处级的干部有 13 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有 14 人,涉案总金额 1000 万元左右。涉案金额较大的有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等 3 名犯罪嫌疑人,涉嫌贪污 168 万元案;电子科技大学教材发行中心科长,涉嫌受贿 120 万元案;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院长,涉嫌贪污 100 万元案;西南民族大学教务处处长,涉嫌贪污受贿 105 万元案(含价值 10 余万元捷达轿车一辆)。目前正在侦查的案件有 15 件,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31 件,开庭审理的 5 件,其中一审已作出有罪判决的 2 件。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调查组 《关于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

案件特点

   1. 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主管教务、教材部门的负责人或直接经办人。犯罪嫌疑人整体学历层次较高,涉案的 42 人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为 14 人,占涉案总人数的 33.3% 。他们多为学校教务、教材管理部门的中层干部,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有一些是硕士博士,甚至有博士后,还有获得政府津贴的专家、学校 “ 863” 项目负责人和成都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2. 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书商交代和检举的案件线索涉及 20 余所大中专学校,目前查处的案件涉及成都市、绵阳市的 10 所高校和 2 所中专,涉案人员达 42 人,其中大案 34 人,要案 13 人。犯罪嫌疑人个人涉案金额最高的达到 120 万元,总计涉案金额近 1000 万元。

   3. 案件类型主要表现为窝案、串案,共同犯罪的特点突出。此次查处的学校教材购销中发生的经济犯罪案件,呈现出案连案、案串案的特点。如四川大学设备处处长、教材科科长及科员共 4 人涉嫌受贿;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及办公室、高职科、网教科、自考办、成教科的副主任或科长共 8 人涉嫌贪污;西南交通大学教材处教材科的科长、科员及工人共 5 人涉嫌贪污受贿;等等。另外四川省对外贸易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图书馆馆长和教务处处长 4 人涉嫌贪污。总体而言,在涉案的 12 所大中专院校中,共 7 起窝案,涉案人员达 29 人,占全部涉案人员的 69%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窝案呈共同犯罪形态,它比单独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西南科技大学教务处的三位犯罪嫌疑人就是合谋私下向书商索要 10% 的回扣存入个人账户上,除全处以奖金名义私分外,三人还以“特别奖”名义私分了 28.4 万余元。

   4. 发案部位集中在教材或设备购销环节中。在采购教材图书或设备过程中,学校教材图书管理部门或设备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和直接经办人,利用职务便利收受甚至直接索要书商(经销商)的回扣,从而诱发违法犯罪案件。涉案人员中,担任部门管理职务的干部 13 人,其他为直接经办人,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或履行相关管理职能。

   5. 作案时间长、次数多,作案手段大多采取截留私分或直接索要。在教材采购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大都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学校开学前后,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是在最近三四年连续作案。有的犯罪嫌疑人利用学校不掌握教材发行费返还率的漏洞,向学校少报发行费率,还有的在议定的发行费率之外再私下直接向书商索要几个百分点的回扣归个人所有。他们将回扣款、手续费截留私分或者上交小部分,私分大部分。有的是学校和教务处共同支配回扣款,有的是教务处集体和有关个人共同支配回扣款。甚至还有的犯罪嫌疑人利用拖延结算等手段,向书商或经销商索要回扣归个人所有。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调查组 《关于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

涉案高校反应

上述案件发生后,涉案高校都感到十分震惊。相关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他们根据四川省教育纪工委的要求,通过召开各种会议,结合发生在身边的实际案例对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教育。同时,对各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教材购销的招投标制度和加强监督管理等工作做出部署。此外,很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教材购销工作的改革,并将购买教材的折扣直接让利给学生。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调查组 《关于四川省部分高校教材采购中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

案件点评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虽然国家法律严禁在采购活动中违规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但采购权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人手里,导致权力的运行缺乏有效监督,某些人为贪图私利不惜违法犯罪。因此,要增强工作人员依法采购的意识,防范有章不循的道德风险;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权限,防控权力过于集中的岗位职责风险;要健全审计和多方监督机制,防控表面走招投标程序但背地暗箱操作的运行机制风险。

(资料来源:《以案例谈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