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第一完成人  | 
    完成时间  | 
    出版单位  |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制约因素与基本思路  | 
    李俊杰  | 
    2015年6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赫哲族、仫佬族、塔塔尔族和阿昌族为例  | 
    李俊杰  | 
    2015年10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民族艺术旅游价值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研究——基于贵州苗族舞蹈的调查  | 
    柏贵喜  | 
    2015年5期  | 
    江淮论坛  |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制度建设研究  | 
    柏贵喜  | 
    2015年2期  | 
    贵州民族研究  | 
   
   
    民族地区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效率研究——基于“资源诅咒”假说  | 
    陈祖海  | 
    2015年6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中国环境污染变动的时空特征及其经济驱动因素  | 
    陈祖海  | 
    2015年11期  | 
    地理研究  | 
   
   
    干旱牧区贫困异质性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的调查  | 
    陈祖海  | 
    2015年1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端午节传承发展方式分析  | 
    向柏松  | 
    2015年6期  | 
    文化遗产  | 
   
   
    水神巫术神话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关键性仪式——神话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再发现  | 
    向柏松  | 
    2015年1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光谷与硅谷: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比较及借鉴  | 
    吴开松  | 
    2015年3月  | 
    科协论坛  | 
   
   
    旅游仪式论质疑  | 
    田敏  | 
    2015年01期  | 
    思想战线  | 
   
   
    “西兰卡普”:从传统走向现代—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发展中的理性思考  | 
    田敏  | 
    2015年05期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katG基因在豌豆根瘤菌抗氧化中的功能  | 
    何冬兰  | 
    2015年7期  | 
    微生物学报  | 
   
   
    生命科学类专业多维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何冬兰  | 
    2015年02期  | 
    安徽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