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肖洁:扎根帕米尔高原的“信仰播种者”
作者:王雪燕 发布时间:2025-11-26 浏览次数:

2020年从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不到一年,屈肖洁做了一个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带着年仅三岁的孩子,离开内地舒适的环境,远赴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委党校工作。这一选择,不仅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更是一名青年党员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服务边疆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帕米尔高原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

27D02

屈肖洁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

以信仰为帆,赴边疆之约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屈肖洁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号召,毅然选择扎根祖国西北边陲。帕米尔高原自然条件艰苦,远离亲人的生活更显孤寂,但屈肖洁以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生活环境。她将对党的忠诚、对边疆的热爱融入日常,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党校教学与科研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让理想在边疆大地扎根生长。

以匠心为钥,活理论之魂

作为教研室主任,屈肖洁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教学理念。为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干部心中,她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精准把握干部培训的现实需求,打破“照本宣科”的传统模式,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边疆发展实践、干部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她主讲的《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课程,以严密的逻辑架构、鲜活的边疆案例和深刻的实践阐释,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可感,赢得了广大干部的广泛赞誉,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7C128

屈肖洁同志面向基层干部开展专题授课

以实干为笔,著高原之文

屈肖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坚守“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发展赋能”的方向。她聚焦边疆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成功主持《红色文化润疆》《克州基层治理》两项州级课题,积极参与两项省部级课题,展现了扎实的研究能力和高效的协作精神。同时,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8篇论文,内容紧密围绕边疆文化建设、基层治理现代化等现实议题,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帕米尔高原的大地上,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以坚韧为翼,平衡责与爱

作为一名携子赴疆的年轻母亲,屈肖洁肩负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重担。她既要应对党校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也要悉心照料年幼的孩子,生活中的困难接踵而至,但她从未有过丝毫退缩。她合理规划时间,克服地域、环境带来的诸多不便,从未因家庭原因影响工作进度。在单位,她是敬业奉献的教师;在家里,她是温柔坚韧的母亲。这份对事业的执着与对家庭的责任,让她成为边疆基层干部中闪亮的榜样,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女性的多重担当。

1DC0B

屈肖洁同志与儿子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屈肖洁的故事,是个人成长的精彩缩影,更是千千万万奔赴基层、服务西部的毕业生群体的真实写照。他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信仰点亮征程,用实干书写担当,为建设青春之中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上传:蒋慧慈   初审:刘毅   复审:朱晶晶   终审:柯尊韬

Copyright©  2012-2014  中南民族大学校友会
技术支持:创明工作室    邮箱:techsupport@mindainf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