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民大人物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人物  >  正文

校友风采丨徐杰舜:从“雪球”到“磐石”—一位民大人的学术史诗

作者:史博雯 陈好    来源:就业与校友工作处

“我觉得我对母校最大的贡献,就是继承了岑家梧教授的学术思想,把历史研究和前沿调查结合起来,独立完成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建构。”这位学术大家提到自己在母校的过往,脸上满是自豪。他就是我校1961级历史系校友徐杰舜教授。

从我校毕业后,徐杰舜教授长期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丰硕,先后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任我校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台湾研究所所长。2005年3月,他被学校聘为特聘教授、民族学学科带头人。2021年,他在复旦大学获颁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1961年,徐杰舜教授进入我校就读。问及印象最深的老师,他说:“岑家梧教授对我的影响最大、最深。他讲授的‘原始社会史’这门课,一下子为我打开了一扇绚丽的世界之门,”这门课让他系统地洞见了原始社会的丰富图景,将他引入了人类学与民族学的神圣殿堂。

在岑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他精读恩格斯经典,并与师兄彭英明合作,将学习心得凝练成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试论从部落到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该文于1963年正式发表。此外,吴永章、梁钊韬等名师精彩的讲授亦成为他记忆中永恒的风景,老师们深厚的学术涵养共同为他夯实了深厚的学术根基。

学术的生命力源于田野。1964年,当时就读大学四年级的徐杰舜远赴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田野调查。这段“不自觉中完成的人类学成年礼”,让他第一次真切地触摸到“民族”的脉搏,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呼吸。

毕业后,徐杰舜前往浙江武义,他的人生轨迹迎来了一次关键转折。从少数民族聚居区骤然进入“汉族的汪洋大海”,强烈的文化对比,让他感受到汉族文化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也让他对文化魅力有了实感。这一发现,也奠定了他日后学术主攻的方向——汉民族文化。

在武义的20年,对徐杰舜来说,是蛰伏,更是深耕。教学之余,他默默地将这片土地作为深度田野的基地,开始系统梳理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完成了《汉民族发展史》的初稿。这份凝聚着心血的手稿,他首先寄给了母校的刘孝瑜老师审阅。“刘老师非常欣赏,他说,‘小徐,你把这个体系建构起来了!’”恩师的肯定与“要把它做成一流课题”的殷切期望,成为支撑他在此后6年里反复打磨、增补书稿的巨大动力。这份来自母校的学术传承与鼎力支持,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当他调至广西工作,并将自己的研究论文汇总编辑时,母校的张雄老师亲自为他拟定书名——《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

20世纪80年代南下广西,徐杰舜教授的学术视野豁然开朗,理论建构进入黄金期。他以汉民族研究为坚实的“井”,开始有力地“滚动雪球”。

1992年,历经12年坎坷的《汉民族发展史》终于出版,结束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没有专史”的状况。随后,徐杰舜教授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了“雪球理论”,生动揭示了汉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吸附、融合、壮大的动态过程。

“雪球”滚滚向前,民族融合的魅力已经散发,接下来,徐杰舜教授更想探究这份凝聚之力如何最终铸就今日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他的学术视角,也从滚动的“雪球”,转向了奠定一切的“磐石”。基于对全国多个民族地区的深入考察,他相继出版了《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与《磐石: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提出了阐释中国民族团结何以稳固的“磐石理论”。最终,两条学术主线交汇融合,升华为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宏大思考。他将汉民族的“雪球”融合与中华民族的“磐石”团结相联系,提出了“从多元走向一体”乃至“万川归一论”,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进行了深化与发展,构建了理解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原创性理论体系。

历经半个世纪的积累,徐杰舜教授主持撰写的523万字、九卷本巨著《汉民族史记》于2019年问世。这部被誉为“里程碑式”的通史,以创新的板块结构,全方位展现了汉民族的壮阔历程,向读者呈现了一个高度凝聚且伟岸无比的汉民族。这一系列书籍也在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徐杰舜教授部分著作。

徐杰舜教授的学术版图上,还矗立着“中国民族团结”“乡村社会”和“中华民族”研究等几大“高产油田”。《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中华民族认同论》等著作相继问世。如今,他已完成了《中华民族史纲》的撰写,他动情地表示,愿将这部倾注心血的新作,作为献给母校中南民族大学的礼物。

徐杰舜教授在2025年中国人类学学术年会上发言。

11月23日,2025年中国人类学学术年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为我校人类学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徐杰舜教授作为受邀嘉宾参会。在母校74周岁生日之际,他也由衷地期待着母校能够以此为契机,未来持续推动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提升,凝聚更多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英才,共同助力学校与学科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文中图片由徐杰舜教授提供)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11-27

下一篇:三全育人·星光丨药学院2022级魏丽群:以药为笔,以积淀为墨,谱写协和求学新篇章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学校开展2025年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

    2025-11-27
  • 2

    我校2025年校长奖学金评选展示总决赛结果揭晓

    2025-11-23
  • 3

    学校召开2025年第三次行政工作推进会

    2025-11-21
  • 4

    校友风采丨徐杰舜:从“雪球”到“磐石”—一位民大人的学术史诗

    2025-11-27
  • 5

    ​校友风采丨徐杰舜:从“雪球”到“磐石”—一位民大人的学术史诗

    2025-11-27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