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25年度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第一阶段任务近日完成,60余名新教职工通过专题讲座、团体互动与文化体验等形式,加快融入校园、实现角色转变。此次培训以“赋能新教师成长,助力学校发展”为主线,涵盖校本培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辅导员技能提升三大板块。
在校本培训环节,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作《熟悉校史校情牢记初心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加快建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贡献力量》专题报告,系统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为新进教职工指明职业方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以《传承教育家精神,书写新时代育人华章》为题,激励新教师勇担育人使命。本科生院院长胡军浩围绕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讲解了师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姚上海教授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与内涵。本科生院副院长李亚红主持“认识教师角色”团体辅导,通过分组讨论深化新教师对职业的理解。新进教职工还参观了校史馆与民族学博物馆,增强对学校文化和民族高校特色的认同感。

校本培训现场。本科生院供图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聚焦教学能力发展,采用“观摩—理论—实操”闭环模式。新进专任教师观摩了校内名师示范课,学习课堂设计与教学方法;随后参加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内容涵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学生学情分析等主题,夯实教学理论基础;在微课精练工作坊中,新教师分组试讲、互评并接受专家指导,有效提升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操能力。
辅导员技能提升培训已开展3场专题讲座。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涛、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安树庭、党委学生工作部李晨分别围绕辅导员成长路径与育人思考、政治能力提升与工作成效、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主题进行授课,结合案例提升新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现场。本科生院供图
据悉,2025年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将持续至2026年7月,后续将围绕数字素养、教学科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开展递进式培训,党委教师工作部、本科生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持续优化内容与形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