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大学生记者团承办的“柳岸心音”线下沙龙系列讲座第十讲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刘征应邀来校,作题为《如何讲好故事——新闻精品创优案例解析》的专题讲座。校大学生记者团及全校各二级单位学生记者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刘征分享如何如何讲好故事。李玥瑶摄
刘征结合自身多年一线新闻采编与创优实践经验,从“如何发现好故事”与“好故事的模样”以及“讲好故事的几步走”三个维度,深入浅出拆解“讲好故事”的核心逻辑。他提出,发现好故事需具备“坚韧、勇敢、爱”三大品质——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年轻记者坚守多日获取独家救援录音的“坚韧”;到武汉封城期间,广播团队临危开启“我们在一起”特别直播的“勇敢”;再到“小偷之死”报道中,以悲悯之心关注生命价值的“爱”,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在座学生们深刻理解好新闻背后的精神内核。
围绕“好故事的模样”,刘征分享了“困境+帮助=良性结果”的创作公式,并通过三星印度广告、大众银行公益广告等案例,阐释如何用“特写镜头”捕捉细节、打动人心。他鼓励同学们在创作中,要善于运用这种“镜头感”来展现细节、塑造人物、传递情感。针对如何讲好新闻故事,他强调“讲政治”是核心前提,提出“远话题拉近、硬话题化柔、大话题化小”的“三把钥匙”,同时要掌握传播的流量密码,即共情,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让读者产生同理心,最后达到好故事的三重境界——共情、共鸣、共振。

学生记者认真学习。李玥瑶摄
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AI时代如何保持文字温度”“保研采访稿件如何避免制造焦虑”等问题,刘征给出具体建议:既要拥抱AI这个素材搜集加工工具,更要坚守自身判断;撰写典型人物时,需跳出“脸谱化”,挖掘其困境与成长,以真实感引发共鸣,避免传递焦虑。
此次讲座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价值,为学校校园宣传队伍搭建了与行业资深专家交流的桥梁。与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他们对新闻工作的理解更为深入,对“如何讲好一个故事”的方法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未来也将把所学所悟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有温度、有力量的文字,讲好学校故事、传播好学校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