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首页 ENGLISH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南湖快讯
  • 双塔校园
  • 民大人物
  • 民大校报
  • 双塔之声

民大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大要闻  >  正文

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高级研修班在我校举行

作者:张文言 樊晓阳    来源: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供图

11月22日上午,由中国人类学学会和我校联合举办的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高级研修班(第一期)在学术交流中心开班。来自校内各学科的240余名师生参加学习。

校党委书记徐业勤,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覃瑞,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周大鸣,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尚云及授课专家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覃瑞主持。

徐业勤致欢迎辞。他回顾了人类学高研班的深厚学术传统,指出此次高研班以“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由当年的高研班学员亲临授课,正是对学术薪火的传承与创新。他表示,我校正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积极推动以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带动文、理、工、医、艺各学科交叉创新,全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学科高地。

周大鸣代表中国人类学学会致辞。他高度评价了举办高研班的学术意义,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亟需拓展与革新。他呼吁学者们以开放的、跨学科的视角,积极探索人机关系、数字文化与社会治理等前沿议题,推动中国人类学在理论与应用层面的双向突破。

高研班师生合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供图

1961级校友徐杰舜、1984级校友马尚云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徐杰舜深情回顾了在中南民族大学(时为“中央民族学院分院”)的求学经历以及自己与人类学高研班的深厚渊源,勉励青年学者坚守学术初心,承担时代使命,勇攀学术高峰。马尚云结合自身在民族地区的工作实践,分享了民族学人类学知识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我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陶喜红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唐启翠分别主持课程导入和主题研修环节。

福耀科技大学林峰教授、复旦大学林燕丹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赵树冈教授、中山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周大鸣教授、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叶舒宪教授、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与潘天舒教授,分别作学术报告。他们或提出“研究光,本质是研究人”的观点,或讲解人工智能时代的多模态人类学,或探讨在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人类学如何实现学科转型与范式更新,或剖析现代人类学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等,还分享了都市人类学、医学人类学与商业人类学在上海的实践案例,凸显了人类学在应对城市化、老龄化等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不少学员表示,此次研修为他们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特别是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地带看到了丰富的学术生长点。在2025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闭幕式上,参训学员领取了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金力和我校校长刘义联合签发的结业证书。

高研班学员代表领取结业证书。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供图


责编:刘琼   审核:雷长生   上传:冯珊珊   发布时间:2025-11-25

上一篇:学校召开2025年第三次行政工作推进会

下一篇:我校学子荣获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

民大微博

热门新闻

  • 1

    我校2025年校长奖学金评选展示总决赛结果揭晓

    2025-11-23
  • 2

    学校召开2025年第三次行政工作推进会

    2025-11-21
  • 3

    民族学、人类学与人工智能高级研修班在我校举行

    2025-11-25
  • 4

    我校学子荣获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

    2025-11-25
  • 5

    筑牢校园工程安全防线 我校举办工程领域安全专题培训活动

    2025-11-25

Copyright 202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