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社会服务
泽霖讲坛
我院师生参观“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5月7日下午,学院党委书记钱文彬带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与本次展陈设计参与者李然教授及学院师生代表一同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此次活动由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习实践宣讲团党支部承办,共有6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融在楚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展”以湖北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为核心,通过“贡献大一统”“促进大交融”“维护大团结”三大展区,系统展现了湖北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中的历史贡献。从商周青铜器的礼制象征,到近代抗战文物的民族精神,展览以时空为轴,生动诠释了荆楚大地“多元一体”的文化交融史,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师生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透过一件件文物,触摸历史脉络,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根基。

在昭君出塞文物展台前,宣讲团副团长、2024级研究生田金典动情分享:“王昭君以和亲之举维系边疆和平四十载,她的故事是民族交融的生动缩影。我们当以史为鉴,在实践中传承昭君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田。”2024级本科生王璐晓则从地域视角对展览进行解读:“湖北在中华经济史、文化史乃至抗争史中始终占据独特地位,这场展览让我更深刻理解了‘融’的深层内涵。

宣讲团党支部书记袁磊在展览展示板前驻足,深有感触地表示:“展览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相得益彰,文物所蕴含的‘三交史’为理论学习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例证,促进师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观展结束后,师生们意犹未尽,自发参观了“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展等主题展览,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据悉,学院领导与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还就学生实习实践、馆校协同育人等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洽谈,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此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文物为载体、以历史为课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责编:马博博,审核:唐胡浩,上传: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