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21日,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方德斌的带领下,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三院联合组成的9人暑期家访工作组,奔赴青海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建家校育人‘连心桥’”为主题的家访活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研究生辅导员席钰萍接续深入西宁及周边地区,往返行程3400公里,对学院7名青海籍学生家庭进行了精准走访与温情慰问。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方德斌、经济学院院长李波、民社学院副书记王璐璐、民社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席钰萍等
与民社学院博士生鲍文瑞一家合影
首次家访研究生,本—硕—博全学段覆盖
本次家访共覆盖学院本科生4人、硕士研究生2人、博士研究生1人,系我校近年来首次将研究生群体纳入家访范围。受访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5人(含回族、土族),优秀/骨干学生4人。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工作组量身定制家访方案,把学校的关心精准送到学生和家长心坎里。
特色慰问:慰问金+“民社专属”文创
每到一户,工作组都送上500—1000元不等的慰问金及“民社专属”文创礼包:印有学校地图的鼠标垫、双子塔小夜灯、特色U盘以及印有学院院徽和院训的手提袋。家长们表示,这些“小巧思”不仅实用,更让孩子在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璐璐给学生家长介绍学校分布图
温情故事:暴雨中的双向奔赴
7月18日下午,西宁突降近年来最强暴雨。工作组刚结束一家家访,在返程出租车上收到家长接连不断的“是否安全”关切信息;张珍一家为方便老师走访,举家驱车百余公里赶到爷爷奶奶家“就近接待”。暴雨与高温交织,却阻挡不了家校同心的脚步。
家长点赞:消息早知道,我们更安心
“孩子离家千里,我们最牵挂的就是安全。学校每天晚查寝、早打卡,让我们很放心。”
“哪怕孩子在学校表现有波动,辅导员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坏消息早知道比晚知道要好!”
受访家长一致表示,将把切身感受传递给亲友,热忱推荐优秀学子报考中南民族大学。

学院副书记王璐璐、研究生辅导员席钰萍与张珍同学一家在家门口合影
家访后记:把“思政小课堂”搬到“社会大课堂”
此次青海之行,工作组既把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和学校关怀带进家庭,也把家长的期盼与建议带回学校。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完善“家校协同”长效机制,探索“线上+线下”双线家访模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学生和家庭心中,共同书写“三全育人”的民社篇章。
(责编:马博博,审核:王璐璐,上传: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