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党建工作
社会服务
泽霖讲坛
民族团结谱新篇 青春实践育新人——2023级社会学专业师生赴兴山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6月26日至6月30日,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23级社会学专业师生在指导教师王振威、陈云、何倩倩的带领下,深入兴山县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昭君故里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走进昭君故里,师生们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王昭君纪念馆深入了解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昭君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促进团结的文化传统,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实地走访中,同学们与当地村民深入交流,了解昭君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村民们自豪地介绍着村里的昭君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处处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深入乡村一线,师生们以小组形式在当地开展入户访谈,记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昭君故里的发展故事。昭君村党支部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大家一起发展特色农业、开展乡村旅游、建成了光伏发电站,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陈家湾村,同学们重点关注了产业融合发展和互助养老等民生课题,81岁的王奶奶高兴地告诉同学们:“现在村里变化太大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我们老人的晚年生活越来越幸福。”

6月29日,第二届“同舟共济朝天吼 携手同行向未来”漂流友谊赛在兴山燃情启幕。来自台湾苗栗县的26名参访团成员与中南民族大学的65名师生以体为媒、共叙亲情、共话团结。比赛特别设置混合编组环节,两岸选手随机组成29支队伍,在闯险滩、越激流的过程中,紧握的双手与相视的笑颜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最生动的实践注脚。台湾参访团领队谢文福与我院学生马凯初次搭档便默契十足,获得比赛冠军。通过漂流友谊赛,两岸同胞在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构建起跨越海峡的情感联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此外,兴山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联合我院开展“红心向党 石榴花开”系列庆“七一”主题活动。清晨的高铁兴山站,昭君雕像前响起《大中国》的激昂旋律,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学子与兴山县民宗干部脸贴国旗、手持党旗,以一场青春洋溢的快闪活动点燃现场氛围。在随后举行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校地双方近百名党员、团员共同重温入党誓词,兴山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舒芹系统介绍了当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学子在昭君故里这片热土上,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的升华,更在心中深深烙下了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两岸交流的印记。作为中南民族大学铸牢宣讲团成员之一的学生巩宇佳表示:“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作为民族院校学生,我们要当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未来我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搭建更多实践合作平台,促进各族青年在实践中学思践悟,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