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心理防线,提升葛华教育心理健康管理水平,促进师生心理健康,4月7日下午,华容区教育局特邀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在红莲湖一小恒大校区,对葛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进行专业指导。葛店城乡融合发展局和华容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中小学校长和心理健康老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大家参观了红莲湖一小恒大校区心理健康辅导室,随后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华容区教育局和葛店经开区城乡融合局负责人分别就本地校园“心防”“心育”工作整体情况作了汇报。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涛介绍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和团队工作经验。与会老师就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心理教师短缺”“管理松与紧”“学生考前焦虑”“多动症”等问题依次交流发言。
最后,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专家团队负责人李亚红教授围绕与会老师提出的疑惑和问题,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方向、学生心理发展特性以及具体推动举措三个方面作了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辅导。她指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普遍存在阶段性、社会文化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四个特点,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要放在“育”上,要从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成长型思维两个方面着,让学生形成强大的抗压力和持久的内部动力,使学生即便遇到再大困难挫折也能像皮球一样弹起来。同时,对下一步如何推动学校“心防”“心育”工作落实落地落细,李教授也提出了四条合理化建议,一是全方位“摸”。开展老师、学生、家长基本情况全面摸底,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实行电子动态监测,按照“促发展、防问题”和科学干预的金字塔模式进行分层管理。二是多形式“塑”。通过网络公众号、社区宣传栏、“心理健康月”、心理情景剧、“心灵心画”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培育塑造家校社“心防”“心育”文化,提升家庭和社区的教育理念,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在学生心里生根。三是专业化“提”。提供组织支持,引入专家团队,以“午餐会”“工作坊”等方式定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新入职教师等群体提供专业辅导和交流,实现区内联动、共同提升。四是协同式“育”。家长、学校、社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情况下多方配合,通过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共同培育和教育孩子,实现最佳的育人效果。
据悉,下一步,葛华两区教育部门将继续深化与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心理教育专家团队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该高校学科优势,努力构建“政府—中小学—大学”三位一体的“G—S—U”协同育人模式,力争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来源:华容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