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科普志愿团队一行4人前往新疆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运作中产生的涉外法律问题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活动。
(图为法学院科普志愿团队成员熊津津、覃词、陈鹏、钟紫微一行人抵达新疆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农产品加工和进出口贸易为主营业务。在了解到金亿集团在从事边贸活动时涉外经贸合同较多,但存在涉外合同条款撰写不严谨、与外方争端解决机制选择困难、聘用员工劳动纠纷处理等诸多法律问题后,科普志愿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宣传民商事争端机制基本内容,并就涉外合同条款撰写、涉外合同纠纷的争端解决方式及法律适用问题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提升了公司员工对公司运营相关法律规定的认识和把握,为公司提高合规意识、降低法律风险,进而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图为法学院研究生覃词、熊津津接待广东佛山客户)
据悉,“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世界上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2012年4月正式运营,由我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共同设立,其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境内关外”管理模式,区域内中方、哈方及第三国公民可自由通行。近年来,随着区域内贸易洽谈、商品展示和销售等功能日趋完善,中国企业与中亚国家各类贸易投资活动日益频繁,涉外法律纠纷日趋增多,特别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科普志愿团队此次赴新疆霍尔果斯开展普法系列活动,旨在与霍尔果斯司法局建立“中哈俄”三语普法宣传合作机制,通过探析中哈两国在政治体制、司法体制、常见一般性违法行为、民商事等领域的法制异同,助力霍尔果斯谋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