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20项科研成果荣获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这是我校在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取得的历史上最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以项目资助为抓手,精心组织、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每年从中央专项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中设置培育项目,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狠抓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结题鉴定关,为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打下坚实基础。本届报奖恰逢新冠疫情防控最严重时期,学校科学研究发展院和各学院精心组织申报材料的打磨和撰写,老师们克服申报材料不在身边、人不在学校等多重困难,通过系统填报、实物审核等环节,历经一个月时间圆满完成申报工作,此次共申报97项成果参评,申报数量和质量创历年新高。
据悉,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尤其注重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优秀科研成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推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更好地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湖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科发院 李晴)
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序号 |
等级 |
成果名称 |
学院 |
成果形式 |
作者 |
1 |
一等 |
认同与偏见: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的文化表达 |
民社学院 |
著作 |
李然 |
2 |
二等 |
宋词的现场勘查与深度阅读 |
文传学院 |
系列论文 |
王兆鹏 |
3 |
二等 |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汉语写作研究 |
文传学院 |
著作 |
杨彬 |
4 |
二等 |
思想政治教育超越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著作 |
邓纯余 |
5 |
二等 |
中国共产党与城市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1992-20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著作 |
瞿晓琳 |
6 |
二等 |
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现状及治理路径研究——以“三区三州”为例 |
经济学院 |
单篇论文 |
李俊杰 |
7 |
二等 |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协同机制研究 |
经济学院 |
著作 |
张英 |
8 |
二等 |
重点大学建设对一般高校发展的影响:制度规约与组织生存 |
教育学院 |
著作 |
胡炳仙 |
9 |
二等 |
税收构成要件理论的反思与再造 |
法学院 |
单篇论文 |
叶金育 |
10 |
三等 |
容美土司家族文学交往史考论 |
文传学院 |
著作 |
李锋 |
11 |
三等 |
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 |
文传学院 |
著作 |
向柏松 |
12 |
三等 |
图像叙事的发生逻辑及语图互文诗学的运行机制 |
文传学院 |
单篇论文 |
龚举善 |
13 |
三等 |
湖北佛教史 |
民社学院 |
著作 |
齐子通 |
14 |
三等 |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 |
民社学院 |
著作 |
崔榕 |
15 |
三等 |
民族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
管理学院 |
著作 |
翟华云 |
16 |
三等 |
民族关系和谐性监测预警及主动调控机制研究 |
管理学院 |
著作 |
张劲松 |
17 |
三等 |
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绩效评估与管理研究 |
体育学院 |
系列论文 |
谭延敏 |
18 |
三等 |
中国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教育学院 |
著作 |
杨胜才 |
19 |
三等 |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难点问题研究 |
公管学院 |
著作 |
方堃 |
20 |
三等 |
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与制度实效系列研究 |
法学院 |
系列论文 |
张军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