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科研动态 - 正文
生科院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红花籽粕可食用级纳米纤维
作者:艾廷阳    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 2023-10-07


我校生科院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团队在植物蛋白综合利用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首次以红花籽粕蛋白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纳米级别纯植物蛋白纤维,这一创新性研究结果发表于食品大类一区期刊Food Hydrocolloids,题为“Electrospinning is a potential way for preparing edible plant protein based nanofibers with porous surface using safflower seed meal”硕士研究生杨艳玲为第一作者,刘娇副教授、纺织大学彭帅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可持续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微结构已成为研究热门。其中蛋白质纤维结构合成研究最为广泛,而如何以纯植物蛋白为原材料,制造具有可控尺寸和微观结构的纳米级可食用纤维仍是一项挑战。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可生产亚微米甚至纳米级聚合物纤维的有效方法。在本研究中,团队率先以低成本、高质量的红花籽粕蛋白为原材料,创立三步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将其纯蛋白可食用纳米纤维,成功获得了具有高热稳定性和良好的保水性的纯植物蛋白纳米纤维。该研究不仅建立了静电纺丝制造食品纤维纳米微观结构技术,而且对我国新疆、云南、河南等地重要的经济作物红花籽粕蛋白充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成的肉类替代品-“植物肉”以及在食品加工细胞培养、活性成分靶向递送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三步法”制备植物蛋白纤维

9月27日,刘娇副教授受邀于第十二届湖北植物生物学大会上以《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红花籽粕可食用级纳米纤维研究》做了大会报告,获得与会专家们的高度好评。会上,张启发院士、何光存教授等专家和刘娇副教授还探讨了大豆分离蛋白等其他植物蛋白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可行性,以及此项技术在人造肉中、静电纺丝制备微球以低敏给药、纺丝制备细胞培养骨架等有关生物医药应用前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十二届湖北植物生物学大会报告现场

 文章信息:Yanling Yang, Chuang Peng, Dong Zeng, Zhengjie Yang, Xiaohu Wang, Shuang Zhang, Yucheng Bai, Lujing Kuang, Lizhi Guo, Yonghua Qin, Hairong Xiong, Jiawei Wan, Cong Yin, Tingyang Ai, Qin Rui, Hong Liu, Shuai Peng, Jiao Liu. Electrospinning is a potential way for preparing edible plant protein-based nanofibers with porous surface using safflower seed meal. Food Hydrocolloids,Volume 146, Part A, 2024,109201.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3.109201

 

 

 

 

   责编:李金    审核:覃瑞    上传: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