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云,男,彝族,四川冕宁人,中共党员,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5年6月赴英国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育管理研修班。
历任西南民族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1995年任西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9月任中南民族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
①明确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目标,丰富了教育内涵,凝练了教育理念,夯实了教育基础。国家认同教育是民族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社会责任。通过国家认同教育,提高了各族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
②构建了多层次综合性教学体系。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公共必修课为中心,以校本课程和民族类课程为两翼,打造了课堂教学三驾马车。创新实习实践考核模式,把学生社会调查研究计入必修学分。
③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发挥核心课程特色优势,着力优化课程体系。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特色优势,整合民族类课程,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针对学生特点量身打造国家认同教育校本课程,因材施教。
④坚持立德树人,建立了一支具有高度国家认同,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每年在教师中开展民族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使命与任务教育,以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定期选拔教师到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学习。鼓励教师到民族地区交流挂职。
⑤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围绕“各民族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