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4点,受我院张华教授邀请,清华大学刘强教授在我校国际学术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做了题为“基于阴离子金属氢中间体的高效催化氢化新体系创制”的学术报告。
刘强教授向大家介绍了金属氢化物介导的催化氢化物转移反应,该反应是合成化学中一类重要的转化反应。然而,传统催化体系普遍依赖中性金属氢中间体作为活性物种,受限于其负氢还原活性,难以实现碳酸酯、酰胺等惰性底物的高效转化,致使精细化工中仍广泛依赖化学计量的硼氢化钠、四氢铝锂等阴离子金属氢还原试剂,存在原子经济性低、污染严重、难以实现手性控制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刘强教授课题组提出了构建“阴离子金属氢催化新体系”的原创策略:通过设计基于多齿阴离子型配体的过渡金属氢中间体,融合抗衡阳离子的协同活化作用,在保持高负氢还原活性的同时,实现以氢气为氢源的催化循环,推动情性不饱和化学键的高效、高选择性氢化。该策略从金属氢中间体电性属性层面实现催化范式革新,突破传统阴离子金属氢化物仅作为化学计量试剂的认知局限,为解决氢化反应的长期瓶颈问题提供新路径,为手性药物与功能分子的绿色合成莫定理论与技术基础,引领还原化学向安全、绿色、高效方向转型。

刘强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2003年进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学习,2007年获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 雷爱文教授),随后赴德国莱布尼兹催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导师: Matthias Beller教授)。2015年7月入职清华大学化学系开始独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丰产金属氢中间体化学及其催化合成应用。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Nat. Chem. ,Nat. Synth. ,Nat. Commun. , Chem ,Chem.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以及CCS.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2015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2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24年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技奖二等奖。
作者:杜承谕 责编:王立 审核:祁帆 发布:张朝冲 发布时间: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