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根据《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及相关文件要求,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祁帆

  组长:李琳,钱红亮

  成员:金士威,王立,胡小强,洪景萍,黄绍专,姜宇

  秘书:杨珍,叶烜瑞,王奎

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标分配

我院2022级在籍本科学生379人。全院专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人数的上限原则上为: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全院专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人数必须完成的最低工作量要求为: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采用师生双向选择、学院适当调整的办法进行课题分配。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工作安排

2025115-20251110

老师提交论文选题并录入系统,专业负责人和系主任负责在系统中对选题进行审核

20251111-20251117

学生进行网上选题,教师上网确认

20251118-20251120

协调课题

20251130日前

学生开始与指导老师联系并进入实验室;指导老师必须及时给所带毕业生下达课题任务

2026124日前

所有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开题

202631-2026315

全院随机抽查《开题记录表》

2026412日之前

开展中期检查

2026510日前

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及查重检测5月10日前提交答辩前定稿

2026511日—521

AIGC检测和校内抽检5月11日学校提取论文定稿,按每专业随机抽取10%以上论文进行抽检。安排进行AIGC检测一次。

2026523-2026529

毕业论文答辩

202665日前

毕业论文(设计)的最终版本提交及成绩录入的工作

20266月上旬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推荐评选(具体时间以教务处安排为准)

2026615日前

毕业论文电子版、全部纸质材料上交

20268月—9

教育部原文上报阶段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 = 平时成绩50%+ 答辩成绩50%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最终成绩 = 平时成绩40%+ 评阅专家成绩(30%+答辩成绩30%

四、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一)适用范围及对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面向对象为全校本科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各学院专业负责人、院校两级管理员。

(二)登录平台

式一(推荐):我校师生可在登陆中南民族大学信息门户后,直接进入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路径为: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教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方式校外):https://co2.cnki.net/Login.html?dp=scuec&r=1637671833973&cas=1,注意使用平台(非信息门户)帐号密码。

(三)账号管理

1. 本科生院负责录入各学院系统管理员账号。各学院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指导教师账号及学生账号,分配学院各种管理角色。

2. 所有教师用户名为工号,按照教师类型登录。学生用户名为学号,按学生类型登录。各相关人员应注意账号的安全保密。师生在首次登录账号后须及时更改密码,关联手机号。

3. 系统使用方法可参阅附件。

五、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1、相关要求参照《中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民大发〔2024〕57号)要求。

2、无论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均须一人一题,每年课题更新率应大于90%。鼓励指导教师将科研课题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以科学研究支撑本科人才培养。

学生选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如确需变更,学生必须提出书面选题变更申请,经指导老师批准后方可执行并记录在案。

3、学生论文版本(包括最终版)在系统中完成提交,所有过程材料在系统中填报生成,指导老师审核通过。

4、各专业优秀与良好比例之和控制在70%以内,优秀率不得超过15%,其余为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5、文字重复率标准最高不得超过30%。申请校级优秀论文,文字复制比不超过20%。

6、其他注意事项:

1)强化指导教师主体责任,提高指导水平。指导教师应该主动联系学生,布置相关工作。

2)增强质量意识,做好全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论文的过程文档、论文信息及论文最终稿完备完善地上传系统中。学生论文版本(包括最终版)在系统中完成提交,所有过程材料在系统中生成。

3)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指导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学科知识传授、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教育和引领学生恪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准则。

4)指导教师应收齐所指导毕业生的全部毕业论文材料,检查合格后,集中提交给档案室。

5)毕业论文答辩主席应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宜担任自己学生的答辩主席。

6)学生进实验室之前应该签订纸质档《实验人员安全承诺书》,并交给导师。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25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