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师生热切关注活动盛况,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铭记伟大胜利,激发爱国热情,汲取奋进力量。

学院党委书记祁帆表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规模宏大的阅兵式,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使我倍感振奋,倍加自豪。历史昭示未来,现实催人奋进。我们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干劲,奋力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民大化材力量。

材料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姜宇教授表示,阅兵式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和先进装备,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当看到抗战老兵时,他深切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他说,新时代的青年师生应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把观看阅兵带来的自豪感转化为扎根专业、踏实奋斗的动力,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化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韩晓乐副教授表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倍感自豪。通过阅兵不仅展示了国威军威,更让她看到了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的自主创新力量。她认为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应将爱国情怀、追求卓越和纪律严明的精神融入教学和科研中。她还强调,这场阅兵是一堂生动的爱国“大思政课”,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与荣誉感,增强了支部党员立德树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的动力。
高分子卓越人才党支部书记、学工办副主任张雪花被阅兵式上的场景深深震撼。她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深知肩负着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的责任,要将这份震撼化作育人初心,与青年一代共同成长,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化工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成超副教授认为,阅兵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阅兵提醒人们铭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将爱国、责任与担当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材化2203班桂良焱说,当整齐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一幕幕壮观的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雄厚。尤其是抗战老兵们的身影,让我眼眶湿润,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的英雄,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化2302班孙健祎说,作为一名化材学院的学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感触最深的是科技与国力的交融。当那些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驶过天安门,我想到的不仅是金属的光泽,更是材料科学的突破。这些新材料的设计制备是无数中国科研人的心血,是中华儿女在新战线上的坚守与突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这代人更该用知识的力量,让祖国未来更加坚不可摧。
2024级材料2406班李菁说,这次纪念活动的阅兵展示出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实力,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在这些年里的迅速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牢记使命,奋发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2024级博士研究生王奥林说,作为研究生,我于恢宏场面中更见细节:每一处精准配合皆依赖严密计算与反复演练,正如科研工作之严谨与耐心。国之重器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日夜攻坚的成果,亦是我们学术人当效仿之精神。我们当以此为励,将个人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于微观处着手,于宏观处着眼,以学术报国。
2022级本科生党员林锦泓在观看纪念活动后激动地说到:“我怀着无比激动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阅兵仪式。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我的心中澎湃。我深刻体会到,和平来之不易,伟业薪火相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定当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玉玲深受震撼:“这场纪念活动,凝聚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让我深切体会到‘国强则民安’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这份自豪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包玲 责编:钱红亮 审核:祁帆 发布:张朝冲 发布时间: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