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展教授课题组在新型超分子框架材料合成与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icric Acid Removal from Water using an Anion-Coordination-Based Supramolecular Organic Framework”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化材学院硕士研究生韦辉齐为论文第一作者,吴腊梅副教授、Sessler教授和张展教授为通讯作者,中南民族大学为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
超分子有机框架(SOF)材料具有结晶度高、可重复利用的优点,在气体分离、分子识别、光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在这些应用中,SOF材料依赖的通常是其多孔性质,材料的解构往往意味着功能的退化甚至丧失。然而,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SOF材料的形变解构或可成为分子识别中的有利因素。比如,基于阴离子配位的chloride-SOF材料可以在接触苦味酸分子时发生解构,释放出单体对苦味酸分子进行包裹识别,形成形状完美匹配的、多重相互作用的超分子络合物,从而高效抓捕苦味酸。在这一机制作用下,chloride-SOF材料对水中的苦味酸捕获效率可达99.99%以上,远超一般的共价有机框架(COF)、金属有机框架(MOF)及多孔有机聚合物等材料;经过该材料的处理,被污染水中的苦味酸含量可降至ng/L(ppt)级别。
张展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用于分子识别的有机分子笼等超分子化合物与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近年来,课题组在污染物去除(J. Am. Chem. Soc. 2025,ASAP)、硫醇识别(J. Am. Chem. Soc. 2024, 146, 3585–3590;Chem. Comm., 2021, 57, 1486–1489)、氟离子识别(Chem. Comm., 2023, 59, 708–711)、生物活性双酸识别(J. Am. Chem. Soc. 2020, 142, 1987–1994)、醇类化合物识别(Chem. Comm., 2021, 57, 2772–2775)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文章信息:
Huiqi Wei, Gen Liu, Yicheng Fang, Tianlong Huang, Yingcong Wu, Yajie Xu, Baoyu Yang, Xinyun Zhao, Zhengxi Huang, Hua Zhang, Lamei Wu*, Jonathan L. Sessler,* and Zhan Zhang* “Picric Acid Removal from Water using an Anion-Coordination-Based Supramolecular Organic Framework” J. Am. Chem. Soc. 2025, ASAP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12626
作者:张展 责编:王立 审核:祁帆 发布:张朝冲 发布时间: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