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领域扬帆前行 育人一线播撒热情——记我院89届校友张建华
科学领域扬帆前行 育人一线播撒热情——记我院89届校友张建华

 

    张建华,女,博士、教授/博导。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1996年硕士毕业于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1999年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英国Heriot Watt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英国EPSRC项目博士后研究。2007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计划获得者荣誉称号;现为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上海大学211重点项目“有机光电显示和微纳制造方向”学科带头人。现为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编委,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青年理事,同时还是多个国际国内重要期刊的审稿人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

 

    绵绵梅雨在城市急促的节奏中悄然而至,留给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之景。而与此同时,在距离荆楚大地八百八十公里的东方之珠上海城内,有一位孜孜不倦的教师用她那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科研领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我校89级校友——张建华。

怀揣渴望  求学功成

    常听人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成功者都有其远大的志向。有了理想的指引,迈向前方的步伐也会更坦然。

    1993年,张建华本科毕业,那时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寻找工作。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她选择了继续学习,并成功考入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让她对所学专业产生了更大的兴趣。1996年硕士毕业后,张建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上海大学博士攻读机会。读博期间,她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专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提升,并于1999年获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也获得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

    我们常常会说:“学无止境”,确实,当到达一个峰顶时,人们往往会期待下一次更具挑战的攀登。博士毕业后的张建华就是这样将她的求学之路越伸越远。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张博士前往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那时她主要从事微电子芯片封装与可靠性研究。在接下来的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她又在英国Heriot Watt大学电子工程系进行英国EPSRC项目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MEMS加工与集成技术。在最近的2008年2月,张建华来到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在那从事纳米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制造短期学术交流。

    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的执着,张建华达到了她人生一个又一个最高点,她的付出与坚持让每个人都钦佩不已。我们相信她的这条科研之路会越走越宽敞。

 

教学相长  关爱学生

    作为一名科学研究者,张建华热爱她的研究领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同样爱着她的职业,爱着她的学生。

    在对张建华采访过程中,我们得知她的科学研究兴趣为界面制造科学与技术。她在有机纳米光电制造、芯片封装微纳制造、摩擦学、仿生制造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近两年,张建华教授及其团队先后主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上海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和一批国际合作、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经费总计逾3000万元。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专利成果,部分成果已实现了技术转化和自生产,申请专利18项(其中4项获得授权)。在多年的学习与科研阶段,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在学术界及工业界具有良好的影响。张建华教授课题组与Intel上海、Linde气体、上海广电集团、深天马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同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教学相长、严格要求、生活关心、学业支持”是张教授任教多年一直坚持的理念。和蔼可亲的她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莫大的帮助,她严谨且不失亲切,而且经常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了解了学生的心声,也得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年,张教授共培养研究生18名、博士生6名,她所培养的学生多成绩优异,并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张教授都用她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在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绩时,她没有停下来享受成功的喜悦,而是收集经验继续前行。她的谦逊与毅力影响了身边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祝福张教授在她不断向前的路途中越走越好。

编辑 汤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