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我校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田敏教授(第二作者:蒋满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三交”及影响——以明代贵州思南府地区为例》一文。文章指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内容,其中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最为持久、深刻。撤司建府后,在官方推动和民间交往的背景下,明代思南府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间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主要表现在儒学的广泛传播、风俗习惯的变迁、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汉语文使用范围的扩大、族际通婚范围的扩大五个方面。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依存于中华文化之下,建立起共有的文化认同,对思南府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民族融合的促进、国家认同的增强、社会稳定的维护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3期,作者:田敏;蒋满娟)